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桥下种树,“胆”从何来?

(2013-05-09 08:44:18)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开春种树绿化环境本是一件让市民拍手称快的好事,然而记者在郑州京广快速路立交桥下发现,这里刚刚种植的十几颗梧桐树的树梢离桥底和桥墩都很近,只有不到一两米的距离,市民们质疑,桥下种树,跟屋里种树有啥区别?见不到阳光,能活不?即使能活,又能长多高?顶住桥咋办?郑州市园林局为此回应说,这是一种增绿的新探索,是一种大胆的尝试。(58 中国广播网)

种植法桐是为了绿化,在立交桥下种植法桐竟然是“大胆尝试”。禁不住要问,如此“胆量”到底从何而来?郑州市园林局的回应是经过了专家论证,可见专家论证重要性非凡,既然如此,只能拭目以待。不过,十年树木,法桐的生长速度也惊人,到底在立交桥下盘旋还是到时候拦腰砍伐就不清楚。更令人疑惑的是,这桥下种树到底“尝试”什么?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还,客观实际,因地制宜,成为历史的潮流。桥下种树,死活不说,目的又不清楚,真叫一个云里雾里。

有一个很经典的例子来说明GDP是如何产生的。你以5000万的价格卖给我一堆狗屎,我再以5000万的价格卖给你一堆狗屎,这样两堆狗屎,就造就了一个亿的GDP。各地城市绿化部门将树木移来移去的做法就是最好的注脚。郑州市的这次桥下种树也是异曲同工。可以说,大胆尝试并非不可,但尝试的目的又是什么?为了绿化?但可以绿化的又何止是法国梧桐;为了遮阴?立交桥下本就阴凉,又何须多此一举;为了科学实验?实验的地点千千万,为何选在立交桥下?园林局的“胆量“之大显然没把市民放在眼里。

其实,园林局的购买树苗之费用来自于财政,是凝聚着纳税人血汗的。所以市民担心的不仅是如此种树能不能活,更担心的是公共财政的钱能不能这么花?如此经过“专家论证”到底是不是走过场?对财政支出的监督到底有没有公众参与的环节,这些都拷问着立交桥下种树的荒诞做法。可以说,正是由于对各级各部门的财政的预决算的监督不到位,更是几乎将民意屏蔽的做法使得园林局这样的部门可以为所欲为,可以在立交桥下公然种树,因为书的死活在他们眼中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将财政的钱花出去,这样就能充实下一次预算的审批。

所以说,桥下种树,“胆量”来自于缺乏监督的权力机制,在于毫无民意参与的决策程序,更在于财政预决算过程的不公开、不透明,加上在地方政府创造GDP神话的作用下,桥下种树已经不是荒诞不经的事情,各种脱离实际,超越现实的大干快上都会出现。如果有严格的程序和规范的约束机制的话,任何部门都不敢轻举妄动,每一分财政的支出都有明细并且公开的话,这样的荒诞事件根本不会出现的公众视线中。(文王传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