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传言-
-王传言-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171
  • 关注人气:1,05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州:钟灵毓秀的后花园

(2013-03-17 15:31:13)
标签:

《惠·空港》

济南国际机场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的苏州,宛如一个钟灵毓秀的后花园一样,不温不火地蓄积力量,当各种人物辈出的时刻,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古训中,她的前世那样荣华,她的今生也更加熠熠生辉。在历代文人的笔下,这里都是一个不容错过福地,在如今经济的大潮中,她似乎又称为一个标本,向整个中国和世界展现自己的芳华。慢节奏的生活里让整个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风韵展露无遗,徜徉在这样的一个后花园内的人们也应该感到欣慰十足。

一个藏在深闺的娘鱼

在苏州,吴侬软语煞是好听但甚为难学。松松软软的词句从妙龄女子口中宛如珍珠一般吐出的时刻,静静地听,慢慢地想。她们到底在讲述着何等天方夜谭呢?在苏州话中,对于小姑娘的称谓叫做“娘仵”,这与普通话的“娘鱼”特别相似。于是,在普通人的对话中就多了这样的一个称呼。小娘鱼,唯美的词句,加上构词的精妙,无疑就是苏州的经典。而苏州也像这样的称谓一样,在中国的各大城市中也宛如一个小娘鱼般曼妙多姿。

每个城市都有着自身的性格,苏州这座城市阴柔占据多一点。像一个小娘鱼似的,从古城区建立至今仍旧保持着2500多年前的水陆城门。不是不想大兴土木般改造,而是从性格中保护古城的因素制约着现代城市的扩张。这一点无疑不是一个最好的明证,古老的护城河依旧沿袭着那时的样子,尤其是关于西施的传说的虎丘山上也完整保留着那时的种种,历经无数的风雨雪霜,历史沉淀过去,模样宛在。静若处子般将这些展示给后人来观赏,在历史间穿梭不断。而这就是苏州,没有大刀阔斧将这些旧的一切斩断,让现代人有充分的机会触摸历史的一切。

在很多外界人的眼中,苏州仿佛总是那么不善于抛头露面,只要经营好自家的便万事大吉。无数的古人尽管出现在苏州,伍子胥建造姑苏古城,也只是很小的区域;张继的寒山寺更是一个不大的寺院;而那些星罗棋布的古典园林也没有北京城内的皇家园林那般气势恢宏。她们都是小巧玲珑,在方寸之间展示人间世界的繁华曲折,正所谓“一花一世界”。在古城内,窄窄的巷子间穿行,河道中不时经过摇船的船娘,唱着那些美妙的水乡歌曲。

苏州有很多名片,水乡、古镇、园林,而这些都无不是灵动而小巧,将姑苏城女性的气质和小娘鱼般的气息展示出来。从姑苏城走出去的影星刘嘉玲、韩雪也无不是代表人物,她们也成为苏州的一张名片,传递着苏州小娘鱼的浪漫无华。

一座漂在水上的城市

小桥流水人家,古典苏州因为水才有了精致的园林,婀娜的小巷,纤巧的楼阁,柔曼的话语和慢条斯理的生活方式。水造就了苏州,苏州也因水而富甲天下。2500多年前,“新苏州人”伍子胥造“阖闾大城”至唐宋时城内水道体系已相当完备。据宋《平江图》测算,当时城内河道约 82公里。到清嘉庆年间,部分河道淤塞,城内河道总长减至关40多公里。沧浪区位于苏城南部,城内主干道有二横二直流经区内,南园水系分布于城南,城内河道总长度19.15公里。外城河总长的一半流经区内。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早在2000余年前,苏州城区就有河道82千米、桥梁359座,古城呈不规则亚字形,四周环以护城河。街坊临河而筑,居民依水而居。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的赞誉。今天,苏州古城基本上保持了“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苏州人家饮用水大多取自河道、水井。清末明初,城内约有水井1500多口,但由于河道淤塞、人为污染等因素,苏州水的水质越来越差。在没有自来水之前,胥门、葑门、阊门都有专门卖水的地方。当时苏州专门有一种舱肚很大的木船,是专门到胥江和太湖的汇合处去取水运到城里来卖,水质清洌,是大户人家和大茶馆里的饮用水。

河道的密集也让苏州有了“东方威尼斯”的美称,与之相联系的苏州有个十分特殊的地方叫做甪直。甪直的“甪”字在汉语的世界中再也没有别的用处而仅仅在这里使用,它的来源也是描述这个古镇的水网密集程度,河道将民居分割开来,人们需要用船来当作日常的交通工具。水的多来源于雨水的丰沛,在苏州,一年四季都不会缺少雨季的侵袭,江南烟雨,这是一个绝好的词汇。而细雨迷蒙中的这座城市也宛如漂浮在水上一般,扭动着自己曼妙的身姿。

一个散落人间的天堂

古城苏州从公元前514年春秋时代吴王阖闾建城至今,历经沧桑2500多年,但城址始终未变,文化绵延持续,经济持续发展,宛如一个散落人间的天堂,成为人类建城史上的奇迹。

在这个“人间天堂”里,有无数的人间瑰宝和人类文化的精髓在群星闪耀。苏州的古典园林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珍品,其数量之多、历史艺术价值之高、造园之精湛举世罕见,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中国四大名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留园)苏州就占了一半。

苏州古典园林起始于春秋,发展于唐宋,全盛于明清。现存的古典园林中,有小山幽旷、野水四环、古木荫森的沧浪亭;有疏朗开明、清水萦绕、旷豁舒展的拙政园;有堂宇轩豁、廊庑周环、奇石众多,被称为“吴中第一名园”的留园;有雅素精巧、庭园紧凑、曲折幽深的“园中瑰宝”网师园;有石峰林立、洞壑盘旋、出入奇巧,被称为“假山王国”的狮子林;有湖石假山叠砌艺术之冠,被誉为“别开生面、独步江南”的环秀山庄。

在苏州,那些千年繁华的古镇更是人类历史不可多得的瑰宝,正是它们的存在让苏州有了十足的古韵之气息。昆山的周庄、锦溪,吴江的同里、震泽,吴中的甪直、木渎,太仓的沙溪等千年古镇,都充满着江南水乡风情。江南的小镇历来有藏龙卧虎的本事,这些小河小桥竟会安居过一个富可敌国的沈万山。穿过古镇历经千年的青石板路,仿佛可以听到小巷间飘来的吴侬软语,飘荡在都市喧嚣间的惆怅乡愁会在无数恬静清雅的古镇之中渐渐消散。

其实,姑苏城的故事永远逃不逃那些古代先贤的铺垫,才能让这座古老历史的城市成为了一个天堂般的城市。春秋时有足智多谋、忠烈刚直、威震诸侯的伍子胥,著名军事家孙武在苏州留下众多遗迹和奇闻轶事;三国时的名将陆逊,晋代诗人陆机、塑圣杨惠元,南朝画家张僧繇等均为一代名流;两宋时有名相范仲淹、范成大;明代有“吴门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画家)、小说家冯梦龙、散文家归有光,有“山中宰相无双,海内文章第一”的王鳌,工匠的杰出代表,主持修建北京故宫的蒯祥;清代的顾炎武、俞樾被称为“一代宗师”。(文■王传言)2013.3.17 为《惠·空港》杂志撰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