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年轻人让座还是给老人让座是一个问题

(2013-03-16 21:21:16)
标签:

年轻人

老年人

让座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昨日上午730分许,郑州市建设路与桐柏路交叉口一处公交站牌附近,20多位头戴红帽的老年人志愿者发出了“给年轻人让座”的倡议。其中年龄最大的志愿者叫梁永祥,今年80岁,是棉纺路街道办事处“夕阳红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他笑称,每次给年轻人让座,都会遭遇强烈“反抗”,“无论让座与否,老人和年轻人应相互理解、关怀。”( 316 《河南商报》)

前段时间,郑州公交车上年轻女子没有给老年人让座产生的暴力一幕仍让人心有余悸。这次,老年人倡议给年轻人让座再次将人们的神经拉回来。到底应该给年轻人让座还是应该给老年人让座呢?其实,这是一个问题。对于我们的惯常的思维模式来说,老弱病残孕往往被看做是弱势群体,需要我们发扬美德去让座。但是这样的简单化的归类是不是太过于简单化呢?毕竟,不是所有的老弱病残孕都真的需要座位,这种假设饱含了我们分类上的粗糙和潜意识里的错误。

让座往往被视作一个文明城市的标志,是充满人性温暖的征兆。在城市文明的发展中,弱势群体理应受到尊重,比如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建设的各种道路上的盲道和轮椅通道就是一个例子。除了基础设施之外,一个城市又是有一个个独立的人组成的,从这些人身上散发出来的人情味到底如何也即一个社会和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在公共场所,那些真正需要座位的人需要那些不需要作为的人主动且自愿做出这样的让步,将自己的权利暂时让渡给别人。当然,这种让渡是完全来自于自愿的精神和原则,不存在着任何强制的条款。

除此之外,让座与否,给谁让座,还是一个道德的问题。在我们的道德意识里,强势应该给弱势一点关爱,让整个社会充满爱。但是,到底哪些人需要座位不是行政权力一刀切就可以解决的难题。按照最原始最理想的状态,哪些需要座位的人主动提出,哪些不需要座位的主动让步,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然而,在这样的制度设计中,“搭便车”是一个不容规避的问题,因为人性复杂,谁也不能保证内心的纯洁无暇,谁也不能保证哪个人不是在撒谎。

我们可以给郑州市的这群老人的行为赞不绝口,但毕竟这只是自发行为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让座的难题。老年人和年轻人以及所有的人之间唯有保持一种换位思考的心,所有的事情似乎都迎刃而解了吧!但是,这种包容的心态乃是整个社会最为缺乏的,一般情况下,占据着一个小小的座位而不舍得让渡的人大有人做,当所有的人都持有这样的想法的时候。让座问题便僵持在空中,难以落地。(文■王传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