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改革的关键不在于名字的长短
(2013-03-12 19:55:38)
标签:
大部制铁道部杂谈 |
分类: 时事评论 |
本月10日宣布的机构改革方案中,将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不再保留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但是,“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有14个字,实在太长了,引发微博上网友纷纷吐槽。 “据说是全国名字最长的部门:‘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微博网友“释迦摩驴”提供了这样的“雷人”信息。( 3月12日 新民网)
从14个字到45个字,网友们诟病的是政府机构给现实办事带来的困惑以及各种成本的上升,这固然是有着现实意义的,但政府机构的关键并非在于名字的长短上而应该落实其职能的转变和权力的淡化。试问,如果一个简洁的政府机构的名字却挂着羊头卖狗肉,一个冗长的政府机构却真心办着实事,公众会选择哪一个呢?很明显是选择办实事的政府机构。当然,政府机构改革的与否并非是群众可以选择的,只能按照权力的运行法则进行约束和监督而已。对此,网友们看见名字长的政府机构就吐槽,委实是过早了,因为尚未看见其到底是不是做实事。
说白了,政府机构的改革核心乃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与其是人员的分流。如果,仅仅是将原来的牌子合并,将原来的人员进行合署办公的话。这样的政府机构改革无疑是失败的,因为人还是那些人,事情还是那些事情,并没有改变政府本来的职能,更没有减少多少机构的设置。所以说,如果两个或者多个政府机构打着撤掉的幌子而仅仅是合署办公的话,这样的改革是欺骗大众的。因为对于公众来说,是一种换汤不换药的改革,对于机构的内部人员来说,只是换了几个部长级的人物,别的都一切没有改变。能够看见改变的就是机构名称的更换,从一个短短的名字改变成为一个较长的名字而已。这种改革是虚假的。
而真正的改革除了合并办公的形式之外,更重要的是职能的变迁,向着阳光政府、透明政府和服务政府迈进。在合署办公之后,名字可以很长,因为这只是过渡时期,但其功能应该是真正实现弱化和淡化权力的侵入,能够简化办事流程,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办事。比如计生委消失之后,人们希望的就是准生证不需要盖40个章;铁道部取消之后,人们需要的是一票难求的状况能够解决。这才是机构改革的实质和实处。如果改革的变化只是名称上变迁,对于公众来说如果没有切实改变的现状和办事的程序的优化,机构的名字如果是100个也无济于事,只会徒增笑料罢了。
所以说,我们不要将聚焦点汇聚在机构的名字长短之上,这就像一个人的名字一样。看这个人不是其名字的长短,同样看一个政府机构的改革也不是看名字的长短。关键的是改革之后在这个名字之下的政府职能到底有没有比之前发生相应的变化,到底是不是遵循着方便群众的思路,到底是不是沿着放权的路数,到底是不是真正做到了合署办公之后的人员分流。这才是改革的真谛所在,名字只是形式的东西,应该关注的名字掩饰之下的实质。(文■王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