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政务微博沉睡唤醒杂谈 |
分类: 时事评论 |
21日,秭归县政务微博18个月未更新,惹来网友调侃,“湖北秭归,快更新微博”。昨日,又有网友爆料称,兴山县10余家政务网站陷入“沉睡”,有的网站栏目直接为空白。一时间,引发网友对“网络问政”质疑。( 3月1日《三峡晚报》)
越来越多的政务微博正在“沉睡”中去,然而,面对他们渐渐“沉睡”的现状,似乎找不到可以咒骂的理由。如果说这是法律法规所强制约束要求的,那么,可以按照法律法规进行规制。如果说,政务微博是政府部门所要求的加强与民沟通的措施,必然应该出台相应的考核体系和指标。但是,这样的法律法规在中国却正好是缺失的,所以,要唤醒“沉睡”的政务微博尚需要政府的自觉,在打造透明政府、阳光政府和服务政府的道路上迈出新的征程。
目前,中国的政务微博太复杂太混乱,严重缺乏系列标准的约束。从数量上看,截止到2012年底,所有政务微博已然高达6万余。但是,这6万多政务微博不仅名字五花八门,更是出现政务微博出现的各种错误事件,甚至成为反腐的利器。从信息化的角度上看,出现政务微博是顺应潮流之举,但如此顺应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之上,而更应该深入其中,尤其是从语言和功能上完善。比如,公安微博在协助破案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功不可没;比如政府微博应该和小道消息赛跑等等,而当政务微博成为“沉睡”的微博,其作用非但不能发挥,还不如不开。
要想真正唤醒“沉睡”的政务微博,最为重要的应该是有硬指标的约束。这种硬指标包括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考核指标的完善。如果将政务微博的发布数量和回应质量纳入到整个政绩的考核体系之内的话,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政府部门不敢不重视。这一点在政务网站的建设和考核中是值得借鉴的一个例子,政务网站从没有到有,从发挥积极的作用到成为网络互动的有效方式,其重要的推动力很明显,那就是这样的一个考核指标体系的不断完善,正在这样的考核指标体系之下,政务网站的建设越来越成为一个政绩的标示。
当然,政务微博的出现仅仅是一两年的事情,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于那些“沉睡”中的政务微博也不能采用一柜子打死的架势,而应该采用循循善诱的方式引导其健康发展。毕竟,目前所有的政务微博的发展都是依靠政府部门“自发”完成的,如果说有什么瑕疵也是必然的,因为这原本就不是一个强制性的东西,如果存在的话,本身就值得鼓励。只是需要在内容的完备性上应该更上一层楼,让越来越多的“沉睡”微博渐渐苏醒,走进“春天里”,成为与民众沟通的便捷方式。(文■王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