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头选干部开辟创新先河
(2012-11-26 21:07:51)
标签:
苏州猎头公司选拔干部杂谈 |
分类: 时事评论 |
文□王传言
5年前,苏州市委组织部曾两次通过苏州工业园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选拔7名市管领导干部,在全国开创了聘请猎头公司参与领导干部选拔的先例。此后,江苏苏州市所辖常熟市、张家港市、吴江市(今年9月撤市设区)及泰州市下辖的靖江市陆续采用这种方式选拔干部共21名,分布在城建、规划、财政、金融等多个部门,最高职位为副处级。( 11月26日《南方都市报》)
这无疑是干部选拔的创新之举,在打破传统的“逢进必考”模式和内部推荐模式之后的又一次创新。之所以如此,还在于苏州市在干部选拔中的“先行先试”精神也值得赞赏。因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专业化公司的呈现为各类人才的选拔提供了条件,专业的人力资源公司必然有专业的眼光和专业的技术,交给他们去做必然会事半功倍。
首先,这是相信市场之举。猎头公司在瞄准职业定位和人才发展方面具备先天的优势和独特的精准度,在干部选拔中由于长期存在的“暗箱操作”而广为诟病。如果将专业的交给市场去做,只是前期是考察以及面试交给猎头公司,让其发挥其优势,必然各得其所。这无疑是相信市场之举,能够在市场中挑选合适的、专业的人才,满足干部选拔的需要。
其次,这是勇于创新之举。让猎头公司去选拔干部,如果没有必要的勇气可谓困难重重,好在苏州已经不是第一次。干部选拔制度也需要不断创新才能焕发生命力,由于固有的模式可谓“猫腻”甚多,人情关系复杂,而利用猎头公司可以摒除这样的劣势。无疑,这种勇气来自于足够的底气,也是5年来试验的结果,在结果面前,不但要有勇气还需要有顶住各种质疑的压力。
最后,这是先行先试之举。干部选拔能否成功,是否要探索新的模式,这是干部选拔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苏州市的做法势必会引起效仿,先行先试的模式必然会遭遇到质疑。尤其是其与公务员法规定的原则相左,但是,现实中这种依靠猎头做完人才选拔前端工作的做法却很符合市场的原则和专业的特征,无疑,也是有效的,所谓“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