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消公众对女县长的质疑不能仅靠“否认”
(2012-10-14 10:18:5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事评论 |
【文】王传言
最近,湖北通山县女县长胡娟可谓很忙很忙。有至少一连串的三件事成为其应该关注的焦点,从“炫富女”的对比照片开始,她便渐渐陷入舆论的漩涡之中,而接踵而至的却是其一封关于农民工工资的公开信,接着就是在公开信中质疑其工作以来历次被提拔的“破格”说。针对上述的三种质疑声音,湖北通山县官方也做出了积极的回应,首先是在第一时间“否认”了炫富照片与女县长胡娟没有任何关系,因为那是一张2011年网络上流传的照片,这一点或者还能打消公众的疑虑,但是,发布公开信的人应该是采用了“引蛇出洞”的招式,发布炫富照片仅仅是为了引出女县长胡娟这件事情本身。
在现实中,80后登堂入室成为高官的并不在少数。而公众对此的第一反应往往不是对此人工作业绩的肯定和工作能力的首肯,公众大脑中想到的首先是三个字“潜规则”。对于在这样一个拼爹时代里产生的80后女县长,人们会不由自主地往那上面考虑。毕竟,在官场中混迹的规则往往是不凭借能力凭借关系,熬时间慢慢等待着升迁的机会。每一个级别的晋升都会付出艰辛的代价,当然,这种晋升的渠道往往属于现实中所谓的屌丝们。他们没有任何关系可言,有的只是需要凭借着自身的能力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去。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也成为公众质疑胡娟女县长的真实所在。
对于网帖中“8年7次提拔,6次破格”之说,官方的回应是“只有5次提拔,且只有1次是破格”。在干部提拔过程中,“破格与否”到底取决于哪种因素并不得而知,甚至,如今还出现了众多的比如公推公选、公推直选等等对于年轻干部的推举方式。笔者以为,通山县女县长的提拔应该也是在规则之内的提拔,只是有鉴于其上升的速度之快,有些让人匪夷所思的地方,并不符合常理。而面对公众对于次的质疑,回应中一概被“否认”的架势所笼罩,其实,这也成为一种惯常的思路模式。一旦公众开始质疑某件事的真实性,官方便一如既往的出现“否认”的口吻。不过,“否认”与否最应该开的是证据本身。
去年的新闻中,对于80后女博士任通山县县长一职的报道可谓低调。再者,对于公开信中提及的工程款的问题也并给与回复,说已经发放完毕。于是乎,按照官方的口径,这封公开信的内容存在着虚假的成分,就必然要对其进行惩罚措施。但是,人们对于这种惯用的“否认”态度已经习惯了。试想,当初“表哥”杨达才的事件之初,官方不也是这样的态度吗?可以说,“否认”没有错误和正确之分,但是只有当“否认”有着确凿的事实根据的时候才能足以打消公众对于各种公共事件的质疑声音,否则,便会形成一种自说自话的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