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举国体制的“举”与“不举”

(2012-08-10 09:32:40)
标签:

杂谈

【文】王传言

何谓举国体制?按照百度的解释为,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动员和调配全国有关的力量,包括精神意志和物质资源,攻克某一项世界尖端领域或国家级特别重大项目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在体育上,就是以世界大赛的冠军(特别是奥运会)为最高目标,统一动员和调配全国有关的力量,包括精神意志和物质资源。来夺取比赛运动的好成绩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很明显,这是计划经济的遗留,保留着其先天的优势,自然也面临着不容回避的弱势。

伦敦奥运会举行正酣之际,一篇署名长石的文章《举国体制是好体制》一石激起千层浪。说实话,这是第一次听到“举国体制”这个词语,总觉得忸怩别扭十足。而在赞扬举国体制取得金牌数量名列前茅的时刻也在吹嘘该体制的好,而李承鹏早在2010年就撰写了《举国体制是“恶之花”》的文章,对中国足协出现南勇这样的人物感到纳闷,他们多是收到了体制之害,而自身的问题皆能在举国体制上找寻到根源所在,这是李承鹏的智慧所在。说白了,举国体制积聚全国之力全国之资,而根源就在于“代表”二字。

崔永元说,“举国体制就是拿全民健身的钱圈养一批运动员代表你运动”。代表,代表,权利能被代表,体育锻炼也被代表了。这难道是举国体制的好处吗?当然,曹林的一篇《瓦解举国体制,从打破举国关注开始》更是切中时弊。举国二字就在于全体参与,从关注奥运本身看,人们都被捆绑在集体主义的牢笼里不复出焉。说到底,国家再次得到金牌总数或者奖牌总数第一,对现实中的你我有何关系呢?08年北京奥运会可谓辉煌,但关于民生呢?房价、医疗、社保等关乎民生基本改善的境遇却没有丝毫改善,莫非这就是举国体制的好吗?那刻,举国体制举起了运动员的奖牌总数第一,此刻,人们依旧生活在不能言痛的境况中。

当诅咒没有民族自豪感的时候接踵而至,何为民族,何谓民族自豪感,强大是必须的,但强大不能再是苏联那种重视工业,弱化农业的老路,也不能再走举国办体育的老路。因为这种集中资源的方式必然存在短板,刘翔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在弱势项目上后继乏人就是明显的结果。田径场上总是出现这样的悲情局面,一个人倒下,后面没有人跟上。如此短板效应将会直接刺痛举国体制的软肋。

现实中,举国体制举起来奖牌和金牌的总数。这点颇类似GDP的总量,一平均,人均GDP很高很高,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平均和代表在很多情况下有相似的意思,那些存在于表面上花哨的数字与你的真实生活无缘,而这就是举国体制的悲哀所在。它举起来的只是面子工程,不举的却都是现实一种,关乎民生的改善种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