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恨不相逢未嫁时

(2012-08-08 16:15:49)
标签:

杂谈

【文】王传言

这来自于唐代诗人张籍《节妇吟》的句子,按照诗词的解释包含着通过节妇的描写表达自己忠于朝廷的决心。但当唐诗流落至今,它必定会穿上时代的外衣,有着新鲜的解释。诗无达诂,每个人都可以为诗词作注。

恨不相逢未嫁时,用一个再通俗的词应是相见恨晚。俩人的遇见是在错误的时间遇见正确的人,奈何斯人已嫁,只能望之兴叹,最多也就发展个二奶小三或者一夜情啥的。可见,诗词到了今人这里必然会发生变迁。试想,发出如此感叹的前提吧,必定是对于现在的不满,如果满意的话,便不会恨,更不会发感叹,希冀着红杏出墙,或者感叹嫁得太早。不过,让我们来大胆假设下,如果该女子真的未嫁,遇见了这样的一个人,他们结合后会不会还会发出如此感慨呢?答案十有八九的肯定的。

其实呢,这在诉说着的就是人生的矛盾性。一者人生就是一个单行线,过去了就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但时间总是向前发展,你会遇见无数的人,好看的女子一个接着一个,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那么,从概率上分析,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女子总有人老珠黄的时刻,无论其曾经多么辉煌灿烂过。想来,真的悲哀。人们很难在正确的时间遇见正确的人。当初认为正确的,不是错过了,就是糊里糊涂过着。由此,当可人出现,感慨即来。

不过,另外的矛盾便是人性的喜新厌旧。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关于婚姻和爱情的谈话中便可以看出,爱情的世界就是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喜新厌旧的过程,人们总是希望最好的在下一站,于是,等待自己的只有错过,错过,再错过。而婚姻呢,往往是得过且过,如此而已,非但不是爱情的结果,还是爱情的坟墓,它的存在让爱情之花从空中降落到现实世俗的身上,俗不可耐。

到底如何把握,仍在于个人自己。将这样的感叹发出本身就暴露着不满于现实的境况。不过,俩人的遇见,谁能确定是合适还是不合适呢?唯有自己。那些聚散离合的故事们,不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而是当局者清罢了。这犹如所谓的幸福,岂非恰似你的衣服,合身与否,谁也不能代替,唯有自己心知肚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