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皆演员
(2012-04-22 11:07:37)
标签:
杂谈 |
分类: 各地约稿 |
【文】王传言
在外人眼中,我是个内向的人,不善言辞,沉默寡言。但每次站在讲台上,面对无数的学生,我却能滔滔话海无涯。其实,这就是表演。近来一直在看路易斯·贾内悌之《认识电影》,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导演一手操作的艺术,其中的演员不过是导演手中的棋子,是导演借此表达的手段。而演员在现实中必然不是电影中的模样,最明显的例子是闫妮,在众多的影视作品中,尤其是《武林外传》中,她的表演可圈可点,但在颁奖台上的时候却明显木讷寡言。这其实就是现实生活的本质:人人皆演员。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转瞬即逝,过眼云烟。从出生到这个世界上,人便开始了表演的过程。表演的真谛在于所表达的行为举止和言语并非自己想说的或者想做的。尽管,按照存在主义哲学的观点,你想要的就是你所拥有的。除却哲学意义,仅仅从人生的意义上看,无限的表演汇聚成演员本身。从你真实和虚假开始分野,演员便诞生了,并且人人都是演员,同时这也告诫所有的人,眼见并非为实,也可能是假象,因为人都是演员,面对演员,只能如此。这也就是难怪哲人所说,认识的人越多,去越喜欢狗。因为狗缺少虚假的表演。在现实中,也有诸多人不如狗的事情:四川自贡一只京巴,在主人死后12天不吃不喝守在那里;西安一只护卫犬为保护主人被乱刀砍死;美国拉斯维加斯,一只黄色的拉布拉多被撞死在马路中央,另一只黑色的拉布拉多便守在那里,尽管车水马龙,但不离不弃。这些场景无不让人感叹:兽犹如此,人何以堪?因为狗不会表演,它真的就在那里。
而人却不一样,人嘴两张皮,是最通俗的说法,而真的假的却不是为何从口中源源不断涌现出来。其实,人的真与假与否,恰似电影的现实主义和形式主义,犹如纪录片和先锋片的区别。真实的人,不会掩饰自己的人属于纪录片,是现实主义手法的表达;特别会掩饰自己的人属于先锋片,是形式主义的手法表达;但这些仍旧未摆脱演员的成分。
上学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路走来,遇人无数,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有的人尽量表示着自我,当然,毫无置疑的是这些表示有些是真的有些是假的,真的和假的也都属于生活表演的过程,人生戏剧在天天上演。你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演戏,因为任何人不可能是透明的人,这就是人人皆演员的一个表征,只是有的人演得好,有的人演的糟糕,仅此之区别。
当你工作后,要面对更多复杂的关系去处理,遇见很多的问题,从学校到工作,命运开始自己掌握。而职场之上,人有几个真的?既然人人都在演戏,自己为何将很多得失看得如此重要,那不过是戏中事件罢了;回到家中,你要面对家人,可以卸下包袱,但更多的人仍旧在演戏,更多的是人人在演戏,因为有些事情不能告诉别人,只能在自己的心中。
既然人人皆演员,学习,工作,生活,那么,一是不要将利害得失看得太重,二是该演哪一场戏就好好演好。因为这都是戏剧,没有必要看得太多。因为这都是戏剧,演砸了,对不起观众,演好了自己可以没事偷着乐。于此,何乐而不为呢?你只要觉得自己是在演戏罢了,没有人会在意更多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