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传言-
-王传言-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171
  • 关注人气:1,05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淡化教师校籍远未击中“择校风”七寸

(2012-04-14 18:51:40)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文】王传言

记者从湖北省武汉市教育局获悉,武汉淡化中小学教师校籍,规定中小学教师在同一学校任教不得超过6年,缓解上好学校难和择校风。( 414日 新华网)

 择校风的关键在于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这集中表现在城乡教育资源分布和城市中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教育资源分布上,而所谓的教育资源除了教师外,还在于政策上的倾斜,无论是财政上的补助力度还是在升学上的优惠。正是有着种种原因导致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才会出现屡禁不止的择校风。当然,这是择校风出现的客观原因。

在主观原因上,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便迫不及待地希望将孩子送到好的学校,重点学校培养。目前,从幼儿园升小学,再到升初中,其实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已经人为划分好区域,即所谓的学区概念。按照地理位置将居民区划分为不同的学区,该学区内上学、升学都应该在学区内,假如到别的学区便需要缴纳一定的择校费。

所以,促成择校风不仅有客观上的原因,更有主观上的原因。武汉市教育局企图通过淡化教师校籍的做法,加快区域内师资的流动,减少名校的砝码,杜绝择校风的蔓延,可谓用心良苦。但这种努力远未击中“择校风”的七寸。试想,在一定区域内,教师的流动并不影响名校或者说重点中学的存在,可以说,重要存在重点中学就会存在择校费,唯有取消这样的主观上的称谓,才有可能将择校的现象刹住,否则,任何努力都将是扬汤止沸的行为,不仅得不到家长的支持,更会引起更大的择校浪潮。

所以,从根本上治理择校现象,从根治“择校风”的七寸上入手就必须均衡教育资源上入手,尤其是师资队伍上、政策倾斜上入手。在城乡之间和城市之中的各个中学之间平等划分教育资源的分配,要逐步取消各个中学头上的“重点”字眼,让各个学校之间存在一种良性竞争和平等互利的关系,这样才能从根源上杜绝“择校风”,而希望依靠教师的合理流动去治理“择校风”,是远远不够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