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禁片史略:《左右》
(2012-04-08 08:29:37)
标签:
杂谈 |
分类: 禁片史略 |
【文】王传言
假如你是一位女性,婚后生了个女儿,然后离婚了。再婚后,发现女儿罹患白血病。一时间又找不到合适的血型,你会怎么办?当然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女儿这样从眼前消失。那会不会如《左右》中那样,试图去跟前夫再生一个呢?这样的选择对谁都是左右为难。但是有一个巴掌总不知道该拍在哪一个人的脸上。还好,这仅仅是一种可能,作为一种艺术的形式。
当这个可能真的降临到你身上,如电影中呢?当再生一个成为挽救一个生命的希望时,你会不会铤而走险?剧中的那个女性叫做枚竹,有人说她那样做显示了伟大的母爱,自然不能否认这个事实。但她分明没有估计到事情的严重性,在于对一个生命的重视与否。并不能为了救一个然后就再生一个无辜的生命吧。这个无辜的生命,假如降生的话,在我眼中就是属于不该生的那一类。不该生不在于违背了计划生育政策,而在于凭空制造生命的荒诞。
一个人难以把握自己生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但作为成年人自然有一个规则约束,如果不能够保证后代的基本生活,如果不能给后代良好的发展空间,那么,就不能够轻易生。因为那样是对生命的基本亵渎。《左右》中的情形就属于亵渎型,不管是为了挽救生命,还是为了什么更崇高的目的。恰如李泽厚说,人生是如此短暂、艰辛和痛苦,而死确是如此必然而容易,所以,人不是手段、工具,人是目的本身。
既然人是目的本身,自然不能为了什么而去把生命当作手段和工具。除此之外,怎样跟前夫生也是一个问题。幸亏现在技术发达了,可以人工授精,否则,要发生肉体关系才可以。肉体关系一旦发生,随之又会引发两个家庭的变故。这一切,怎一个烦字了得呢?时间总是在继续,病情总是在加重,事都是人做出来的,但任何事情都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伦理,便是人与人之间的道理。每一个社会都必须遵循这一个成文或者不成文的伦理。这个社会之所以没有变的乱无头绪,大概有着这方面的原因。突破伦理,人们会难以接受,至少在短时间内。把自己的丈夫借给别人生孩子用这件事,首先自己难以接受,因为有了身体的接触;其次丈夫也难以接受,丈夫会不会感觉自己成物品了呢?最后,别人的丈夫能接受吗,能接受自己的妻子与别人生孩子?
结果还是做了,他们在几次人工授精失败后。但这一切都被枚竹的丈夫听见了,他心里会怎么想,他以后会怎么做?这同样是留给观众们的话题。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你会不停地需要做出选择,至于怎样选择,那可能是一门不能言传的艺术活。电影留给人们的至少还有思考,大概也就够了。新生命会不会生出来,也是未知的,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