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禁片史略:《欲望桃花》
(2012-03-13 07:41:26)
标签:
欲望桃花杂谈 |
分类: 禁片史略 |
《欲望桃花》: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文】王传言
看该片,最易想起《红高粱》《活着》《黄土地》《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影片,然在情节的铺陈上,与《双旗镇刀客》又有着相似之妙处。而电影要展示和诉说的却是人性最深层次的东西。影片的一切线索都围绕着“桃花”这个词展开,它既是女主角的名字,又是《人面桃花》皮影戏的代号。
影片将背景设置在西北,大宅院的背景无疑衬托出主人公生命的局限,而阴森诡异的气氛更是影片需要特殊材质烘托而出的。男主角满江红作为一个戏子原本没有机会接触到到深宅大院内的姚奶奶桃花,更没有机会跟其发生肌肤之亲,也没有机会发展成为红尘世界中一对鸳鸯。影片将其设置在一起,有导演出一场救出桃花,桃花就满江红的戏,可见,导演的路数依旧属于旧式情爱的方式。
《人面桃花》这折子戏诉说的是男欢女爱,这正是姚老爷不希望的,因为他把桃花买回来便是希望将其陪葬,他要的是桃花的脸是她的身体而不是她本人。这在人性深处表达的思想与古代帝王一个道理,希望自己继续在阴曹地府“活”下去,这种观点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流传甚广,这是古代人对待生死的观念。而当桃花在姚府时过着的却是守活寡的日子,对于人性,尤其是性欲的直观描述可能是触犯了广电总局的法眼,直接导致了其被禁的命运。但是,在讲述欲望模式的时候,它的诉说跟《本能》不同,跟《感官世界》也有着本质的差别。
桃花最想听的就是《人面桃花》这折子戏,姚老爷却故意经戏本从戏班子购买销毁掉,他要做的仿佛是隐藏和掩盖别人的欲望,而将自己的欲望暴露无遗,他不断去寻找自己的墓地,换过一次又一次,而对于桃花却远远没有笑。桃花笑春风的时刻就是男欢女爱的时刻,那刻,满江红和桃花相遇的镜头。
满江红唱红的是《人面桃花》,最终得到的却是已经身亡的桃花。结果的悲惨让人有些撕心裂肺之感慨,那就是为什么有情人不能在一起。其实,影片在刻画桃花欲望的时候颇为成功,她身处大宅院,对着一个半老的老头,而当满江红出现的时候无意心头为之一振,她周身跃动起来的细胞开始躁动。所以,在抒发男欢女爱上,影片最为成功。但在深层次的挖掘上尚待发现。
桃花的命运,也成为本片的一条主线和主题。她卖身给姚家,便已经“死”了,她的逃跑不过希望找到可以依托的男人,她再次回到姚家用玻璃划破自己的脸不过是为了救满江红。可以说,桃花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女子。满江红也是一个有担当的男人。可惜红颜命薄,人面桃花相映红,最终,一曲《人面桃花》却成永诀,永远没有通过满江红之口唱给桃花听,这无疑是终身的遗憾,这样的遗憾也塑造成了影片本身。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是对于凡尘中可人的描写,但是,影片中的桃花却有着悲惨的命运身世,不得不说,在人性与欲望的交织过程中,到底该偏向于哪一方呢?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