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主招生向农村倾斜是教育公平的题中之义

(2011-11-23 08:20:38)
标签:

杂谈

近段时间以来,部分高校的自主招生新政频引争议,更有媒体报道称,教育部对自主招生联盟的方式并不太认可,可能有意取消。教育部日前发出通知,对2012年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工作进行部署。教育部肯定了近年来的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并对2012年的试点工作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还强调应向农村地区中学或考生等适当倾斜。(1122 中新网)

教育公平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改革和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但由于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机构导致的城乡差距,城市和农村学生在教育上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公平。要破解这个难题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而从自主招生政策上向农村学生倾斜乃是落实和实践教育公平的题中之义。

但目前高校拥有的自主招生权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仍然是“半吊子”的招生权。即依旧要通过参加高考这道门槛。无论是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还是北京大学纷纷都推出关于自主招生的政策,比如“圆梦计划”、“B计划”、自强计划、校长直通车计划等等。透过这种种计划,笔者以为关键的问题依旧没有解决。那就是真正的教育公平问题。

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作为高考制度的重要补充,需要在统一高考的基础上,着力完善高校招生综合评价体系,积极探索高校自主考核与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人才多元化评价、多样化选拔录取模式,促进创新人才选拔和实施素质教育,确保择优和公平公正。并且,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试点的招生对象主要是具有学科特长,以及全面发展且具有创新潜质的考生。

可见,一个门槛是要参加高考,一个门槛是还要有特长,这两个门槛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讽刺。在那种教育资源落后并匮乏的地区到那里去寻找特长呢?人民大学的“圆梦计划”对入选计划的学生,原则上要求是平时成绩排名在所在中学的前10%且家庭中三代之内无大学生的农村户籍学生。仍需参加全国高考,如高考成绩达到生源省份一批录取控制线。由此可见,不仅仅要参加高考而且成绩还要一本达线。清华大学的“B计划”在自主选拔的综合评价环节,清华对这些考生进行了特殊考察和政策倾斜。可以说,这些政策都是积极的进行教育公平的弥补。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在自主招生向农村倾斜的过程中如何防止各类暗箱操作、拼爹游戏的出现将使一个重要的课题。否则,政策就会走向反面成为社会上诟病的笑柄。在自主招生倾斜的过程中,需要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完全的信息公开、社会舆论的充分监督,才能够有效地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当然,这也是维护教育公平的唯一之路。

其实,要真正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落实教育公平,除了自主招生的政策倾斜外,大学招生政策应适当进行调整,将招生名额适当向农村倾斜,以招收更多的农村学生到大学就读。此外,高考制度也应改革,不能仅重知识的考查,要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潜质等。而根本解决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