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十字路口的抉择

(2011-11-09 11:47:26)
标签:

杂谈

分类: 书籍评论

十字路口的抉择

/王传言

路遥的《人生》再次看完,之于小说,向不喜欢,怪其虚拟者。而再次阅读完毕之后,有此感觉:人的阅读也会随着年龄变迁。在校之时,多观学术类,而社会学占据多数。而所购之书,也多此类。而如今,对于小说却变得喜欢起来。但国外的那类依旧看不进去,除了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

说说,《人生》。路遥展示的是一个年轻人面对选择之时的艰难抉择。命运这个东西,说奇怪也不怪。奇怪就在于它变幻莫测,不怪就在于命运永远在你的手中。高加林,从突然被从教室职位上下来,回到村子,又回到县城,再回到村子。戛然而止,却远未停止。如这样的人,似这样的事。太多太多。人生永远比小说精彩无数。人生也像是在撰写一部小说。而高加林的命运波折,可以说一部分是社会造成的,所谓潜规则。否则,他不会被三星顶替民办教师的职位,更不会“走后门”去当通讯干事,后来,更不会被检举,导致再次回到村里。这些波折,可谓是社会造成的,他自己没有办法左右。人在这个时候只能随波逐流,接受命运的安排。

而命运还有自己能够选择的一块。那就是自己的情感,自己内心的诉求。面对着刘巧珍,她最无私的爱恋,全部的风险,朴实无华,返璞归真,她爱着高加林是从内心深处的,因为这是农村姑娘的爱恋,在八十年代的那个西北高原。但她的爱却在村子里。相对来说,黄亚萍的爱高加林却是爱他的出息,或者说,她爱的是城市里的高加林。一旦高加林回到村子,她的爱至少要减半。于是,高加林就在这两个人之间痛苦抉择。恰如,扉页柳青的话,人生的路很长,但关键处只有几步。尤其是当人年轻的时候。高加林选择了黄亚萍,痛苦的跟巧珍分手。这样的选择其实可以看出不是来自他内心的。因为他痛苦了,最后还后悔了。

可见,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时候,最好的抉择要来自内心。遵循内心的想法,不要痛苦,不要犹豫。而他的选择,被父亲和德顺爷痛斥。其实,父亲和德顺爷扮演的就是世外高人,也是过来人的角色。他们的话可能是真的有用,但在隔代之间永远是不能真正发挥效用的。这就是代沟。德顺爷是希望高加林与巧珍结合的,但他没有这样做。选择了跟巧珍分手。可谓苦果自酿。而既然做了这样的抉择,后果就得自己收拾,没有人帮助你擦屁股。

当高加林再次回到村里,他终于明白,自己最爱的是什么,是谁。这就是人生不经历风雨见不到彩虹,但人生又是单程的,容不得你是尝试,更不容许你去试验。路只能自己选择,选择了多是不能后悔的,因为后悔也无济于事。他丢失了最珍贵的东西,那就是巧珍,一颗金子般的心。而书中写道,高加林注定不属于村子。他的心在城市。只是短暂的休憩,一定会重新再来。而关于城市与农村的婚恋却早早就显示出来了。

《人生》写得很乡土,语言,情景,人物,此类的故事,如莫言之《白狗秋千架》无不是如此。而电影版本的《人生》也是吴天明导演的作品,《暖》也是这样的片子。对于乡村之爱,对于乡村之人之爱。尤其是初恋的处理,人永远是缺乏成熟经验的。而这正是对人生的经历,一种经验。可能,在高加林眼中,也会说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感慨吧!可以这么说,人在抉择之时,最好是遵循来自内心本源的想法,否则,后悔是迟早的。更可怕的是,人生不能重复,只有一次,也不能悔棋,走了就走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