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万别拿“海量数据”说事

(2011-08-02 10:18:09)
标签:

杂谈

千万别拿“海量数据”说事

/王传言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捐赠信息发布平台731日上线试运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截至昨晚21时,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捐赠信息发布平台上线30个小时,该信息发布平台的点击量已达到2600余万。在肯定红十字会总会向公开透明迈出重要一步的同时,不少网友也对平台发布的数据等提出质疑。对此,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有关负责人作出回应。(82 《新京报》)

中国红十字会的捐赠信息平台上线,本身是一种信息公开的方式,但是面对这样的平台中出现的诸多质疑。红十字会的回应却是一言以蔽之:海量数据,难免出错。

面对这样的回应,无数人肯定会失望之极。将数据上的海量作为一个幌子,进行回应。不仅仅是对于公众智商的愚弄,也是对自身信用的玷污。自从郭美美事件之后,中国红十字会的信用危机就频频发生,在这样的危急之下,如何挽救自身的危机将是一场刻不容缓的事情。有鉴于此,该捐赠信息平台公布也是一项积极的挽回信誉的措施,但是,从实际的效果看,这样的措施起到的不是积极的作用,反而是消极的作用,引来质疑声不断。

那么,面对公众的质疑。诸如:督察审计需花583万吗、小额捐赠怎不能查用途、捐赠数据为何会有误差、善款使用信息是否过简、捐款时间为何早于地震、一套民房为何要16万。这些质疑在表达公众观点的同时也在表达着一个公民社会在慢慢成长,这一点弥足珍贵。但是看看红十字会的回应,公众心中禁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从这些回应中,无论是“海量数据”论,还是“平台不完善”论无不是在对自身的行为进行遮掩,

因为“海量数据”本身就是站不住脚的论调,试想,任何企事业单位不是有着海量的数据呢?假如这样的理由额可以称之为理由的话,那么天下将会是一种什么样子的状态。可以想象到,今天有“海量数据”,明天必然会有“系统不完善”,后天就会有“人手不够”等等。这样的将自身的原因转移到客观理由上的做法明显是一种责任的推诿行为,将自身的错误推诿掉,将客观理由装点一新。

假如红十字会依旧坚持这样的回应,那么,事情只能适得其反。不仅不会挽回自身的信誉而且会将自身的信誉再次抹上污点。这样的方式可以休矣,否则,公众的眼睛和观点不会就此善罢甘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