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治堵不能仅仅盯着限车

(2011-07-20 15:18:40)
标签:

杂谈

治堵不能仅仅盯着限车

/王传言

为解决北京的交通拥堵问题,北京市首次提出采取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并举的措施,依法调控小轿车的合理使用,降低小轿车的使用量和出行比例。北京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20日在此间举行,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缓解交通拥堵情况的报告。该报告针对北京交通拥堵问题做了上述表示。(720 中新网)

用经济和行政的手段限制小轿车的使用量,目的是为了缓解交通压力,疏通交通拥堵。在手段和目标上,手段是经济和行政,目标是治理拥堵。但是,交通拥堵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能仅仅盯着限制小轿车。

从交通拥堵的原因上看,北京市交通压力异常巨大,拥堵状况将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公共交通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民出行需求,交通出行结构尚需进一步优化调整。一方面是市民数量的增加带来的出行需求的增加,一方面的出行过程中道路使用的不合理。在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上,是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样的矛盾也必须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下手才能解决,仅仅依靠限制小轿车的数量是远远不能达到目的的。

且不说这样的“限车令”仅仅局限在小轿车上,忽视了占据不小比例的公车。更没有从交通拥堵的结构上下手。政府部门通过提高小轿车使用成本,引导小轿车使用者转向公共交通,尽快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以小轿车为辅的交通出行结构。这才是一种可行之道,即形成公交优先的交通系统网络,公车、公交、私车三位一体,形成一种合理的交通结构布局。并且在这样的三位一体布局中,公交优先要切实保障。按照现实的状况,东京、香港等城市早晚高峰时段公共交通的比例一般在九成左右,而北京市目前仅为四成,公交发展空间仍然很大。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公交的吸引力,切实保障地面公交优先路权。

将治理拥堵的眼光从限制小轿车上挪开,才能有新的发现和新的政策出台。首先,要将限制的范围扩展到公车。其次,从道路规划设计出发,宏观上把握交通疏通的线路。最后,保持公交优先的策略。唯有三管齐下方能真的切实改善北京市的交通拥堵状况。否则,仅仅局限在限制小轿车上无疑就是扬汤止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