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人无处安放的“田园情结”
(2011-07-19 10:40:28)
标签:
杂谈 |
都市人无处安放的“田园情结”
文/王传言
暂别城市的喧嚣,邀三五亲朋到自家的菜园里感受农家生活,收获亲手栽下的无公害蔬菜,体验恣意田间的惬意……在许多都市人心中,都有这样一份“农家畅想”。现实版的“开心农场”也因此在许多地方应运而生。小小的一亩三分地,真的能安放下都市人的“田园情结”吗?(7月18日 新华网)
“田园情结”在每一个都市人的心中发芽开花结果,反应的是社会进步带来的需求层次的变迁和现实社会中诸多现实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当下,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在没有或者不敢吃任何东西的时候,都市人的心思便开始想念到田园的生活来,归园田居。从网络版的“开心农场”到现实版的“开心农场”,无不是在表达着这样的思路,那就是都市人开始慢慢厌倦了都市的生活,开始向往那样的田园民居生活,但在现实的语境下,这样的向往,往往就是一种无处安放的结果告终。
无论是网络上的还是现实中的,“开心农场”仅仅表达着的是人的欲望和需求的变化。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中不断递进。当都市人解决了温饱之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休闲的需要。于是,“开心农场”的出现可以说是应运而生的。但是,这也在另外的一个方面上表达着我们国家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思索。那就是当城市化和工业化之后,那些所谓的都市人是不是就真的融入了社会中去了呢?是不是就不需要田园的生活了呢?
从现实中看,对于田园的向往随着成本的增加和项目的单调告终。很多现实版的“开心农场”开始变得荒芜。可以说,这就是潘多拉的盒子打开之后,人们最终看到的结果。因为在现实中,人的需要的多种多样的,对于田园和大地的向往应该是一种本能的反应。著名的诗人艾青的一句诗就足以让都市人泪流满面,“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都市中的人有“田园情结”有的仅仅是一种从众的心理,从经济的成本和收益上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
面对着都市人无处安放的“田园情结”,让人思考的是城市化进程中,我们国家原本就已经根深蒂固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变迁,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和实现的城市化带来诸多的弊端。由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天然分割和人为分割,城乡之间的差距原本就是天渊之别的。这才是都市人产生所谓的“田园情结”的根本原因所在。有很多的都市人都是从乡村中过渡到城市中去的,每当怀念自己小时候的样子,每当看见超市中陈列的食品出现安全事件的时候,“田园情结”就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