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上网难”最让谁汗颜
(2011-07-12 11:34:22)
标签:
德国人上网难杂谈 |
“德国人上网难”最让谁汗颜
王传言
中国厦门一位副市长近日关于“德国人上网难”的说法在中国网上引发巨大争议,也引起德国媒体的关注。在德国热线华人论坛上,很多网友认为该官员的讲话“信口开河”。但也有人指出,德国入网审核严格,一些网站“登录莫名其妙的慢”,中国官员的话反映了部分问题。( 7月12日 《环球时报》)
一石激起千层浪,“德国人上网难”出自某副市长之口,到底属于无知还是“信口开河”,这样的话到底最让谁汗颜?对于该副市长而言,其之所以说出这样的话无疑是一种民族狭隘主义的路子,认为中国人上网很容易而德国人上网很难,从而得出中国人比德国人优越的结论。须知,该副市长是在考察过程中,难道上网难与否也属于考察的内容?这一点值得疑问。
其实,德国之所以存在着“上网难”的现状在于德国对于网络审查和监管的严格,目前德国主要有三家提供互联网接入的公司。一般情况下,这些公司办理入网前,会审查用户的犯罪记录和信用情况,有严重犯罪前科的人不予办理,或上网受到严格监控。德国对互联网确实有管制,如青少年色情、纳粹主义网站等。德国安全机构曾被准许监视公民的邮箱和上网情况,两年前才被法院取缔。所有这些“上网难”的进入门槛仅仅说明其对于合法行为的维护和违法行为的监督,是一种典型的政府管制行为。
其实,衡量上网难不难,除了进入门槛之外还有费用方面。在德国,每月网费根据网速不同在20欧元至45欧元之间,一般家庭上网费在30欧元以内。德国上网费只占到普通人月净收入的1%到2%。而在中国每月上网从120元至200元不等,约占中国人均收入的5%至10%。这样的一种收入和支出之间的比例可以使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在该系数下,食物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越大就说明生活水平越低,从此出发,上网费用占据总支出的比例越大说明上网成本的提高。这是一种相对量上的衡量而非一种绝对量的比较,这也是一种更加客观的衡量标准。
由此可见,该副市长的话最该让国人汗颜。按照“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原则,该副市长在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情况下就说除了“德国人上网难”的论调,无不让国人觉得中国的政府官员的水平不会沦落到如此地步。而除了国人之外,那些国外的媒体也同样觉得“不可理喻”,毕竟说的不是事实的全部,仅仅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