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告别会中的悖论
(2011-07-08 08:22:21)
标签:
马云史玉柱杂谈 |
人生告别会中的悖论
文/王传言
人生告别会,源自《非诚勿扰2》中李香山在迟暮之岁看看别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并且表达自己的一生感慨之作。无疑,原本仅仅是死人的事情,变成了活人的事情。活人开始从事死人的事情,难免会有些悖论存在。
如今马云和史玉柱也在开着自己的人生告别会,说能够顿悟人生。或者这是真的。面对亲朋好友,想着自己已经死去了。看看亲朋好友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自己也开始点评一二。但这其中的悖论很明显,古人云,盖棺定论。意思是说,只有死去的人才好下结论,为什么,因为死人不会活过来跟你争辩。可以得出一个比较客观的结果来。但是,人还没死,结论本身就很难下,因为毕竟还是一个活人,你今天的结论说不定明天就可以被推翻过来了。
李香山,史玉柱和马云。都是没有死的人。亲朋对其看法就必定不会是客观的。因为碍于颜面,没有亲朋会说出那些不能说的事情,那些不光彩的事情,那些见不得人是事情。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亲朋之间的追悼,那些言辞,那些话语,可以说,多是不可信的。谁也不能保证他们死后,亲朋还会不会发出这样的声音,发出这样的赞叹。
再从主角看,因为毕竟没有死。他们的顿悟也是片面的。谁该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呢?谁敢说自己一生清白,没有干过鸡鸣狗盗的事情呢?在人生告别会上,一般这样的黑资料也没有人会主动涉及,这本身就不会是一个全面的人生告别会。在这个人生告别会的双方上都存在着不客观的现实可能性,那么,这样的告别会的意思就会消解,变得没有意义。而成为一种公共领域内的作秀成分十足的炒作。
这就是人生告别会的悖论所在,其根源乃是两个原因导致的。原因之一是该人没死。原因之二是信息不对称。而两个原因中,第一个原因乃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我们想想,正是因为该人没死,才导致了很多亲朋想说的话而不敢说。也正是因为该人没死,其本人也不会说出那些不该说的话。这样,该死未死的人,该说未说的话就成为人生告别会的主流。可以看到,这样的人生告别会是虚假的,因为缺乏真实性的东西。人没有死,话没有真。这样的告别会还有没有意思。
当然,很多人乐此不疲。仅仅是因为这是一场秀,是一场吃饱了饭没事干的噱头,是一群闲的没事干的人整出来的无聊的游戏。可恨的人在这样一场游戏中,诸多的人深深投入其中,游戏起来,酣畅淋漓,但游戏结束依旧会面临着生活中的凡俗现实。因为你在人生告别会上无论扮演什么角色都将是一场悲剧。你是主角,你该死未死。你是观众,你不敢说实话,一旦说了,后患无穷,当然,大度之人也会容忍,但是,黑幕是没有人敢去触及的,加上该死的那人也不会爆料。
所以,说人生告别会顿悟人生的话,我寻找不出任何的证据来。寻找出来的都是人生告别会中的悖论,处处皆是,防不胜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