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找古老的中国》(二)观感

(2021-02-14 23:59:14)
标签:

考古

时钟

观象

古物

分类: 杂谈

《寻找古老的中国》(二)观感

田舜卿

2021214日星期日,观看了中央电视台10频道的《寻找古老的中国(二)陶寺》节目。社科院的何努老师的讲解非常好,让我对古老中国的文化有了进一步了解,学到了许多古老中国的文化传统知识。

陶寺遗址最大的收获是有个天文观象遗址和两个文字,符合《尧典》记载的尧的都城。节目中说,出土的铜齿轮的物件,不知是干什么用的。真想与何老师交流一下。也不认得他,只好写个文章,他能看到最好。

《寻找古老的中国》(二)观感

尧的时代,还没有浑仪。肯定不能用浑仪测量月亮的视运动。二十八宿观月体系,是用星星为参照物,确定太阳的相对位置的体系。那时,这个体系是否存在不得而知。

用二十八宿为参照,确定月亮位置,可确定夜晚的时间。我在201175日的新浪博客《没钟表也能定夜间的太阳时中已经写明它的用法了。今天看到套在骸骨手臂上的铜齿轮,真的很高兴。我终于看到考古中的实物证据,古人夜晚定时的工具。

铜齿轮应该如何老师叫的月相轮(不是古语)。用它套装在与白道垂直方向的轴上观看月亮使用。请看下图日晷:

《寻找古老的中国》(二)观感

把月相轮套在这个日晷的盘面上,中心与立轴重合。通过立轴,人观察月亮,月亮在轴中心。用月相轮上与月历相对应的齿指向月亮,月相上指示太阳的位置(初一)的齿就是太阳的位置。这个齿相当现代钟表的时针,对准时辰。

如果有装置,可叫月晷。它不依赖星系参考,这个工具比用天上的星星定时准确些。是我所知的最早人造夜钟。

这个骸骨主人,生前应该是个授时之人。

2021/2/15

 

视频《寻找古老的中国》(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