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礼让斑马线看北京市的进步

标签:
北京礼让斑马线规则制度启示 |
最近,北京市提出礼让斑马线,全面在行动,这个促使旨在提高北京交通的管理水平,保护行人的安全。我们通过这件事的分析,看看北京市是如何推动管理进步的。
一、城市进步靠规则和制度
一个城市的发展需要规则和制度。规则和制度需要建立,需要完善。需要人们坚持和执行。很多的情况下,没有制度,或者有制度不执行,这些都是城市发展过程的问题。现在有一个新的概念叫做“规则意识”。这个规则意识表现为什么呢?在具体事情上,要建立规则,像我们今天讨论的行人和行驶车辆的矛盾就是要建立规则意识,保证车让人,可是这个问题在中国迟迟没有得到解决。
二、从斑马线看城市的问题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斑马线是为了解决行人与车之间的安全行驶所设置的交通标志。但是北京市的实际情况是,斑马线有了,但是行人和车行驶的矛盾却一直没有解决。存在着车抢路、人抢路的危险。之前热炒的“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就体现了这点。不管交通灯的变化,三五集群,只要没什么车,有人跟着就一起过马路了。同时,车抢路,不让人的清形经常存在。出现了很多的交通事故。
三、国外的经验值得借鉴
车辆与行人的矛盾国外是怎么解决?
很多到过国外的都知道,在国外一般车辆遇见人的时候,车辆都会主动停下来,我们一般把这种现象称为外国人素质高,但是这种素质是怎么形成的国人一般不知道,其实素质的背后是一个严厉处罚的结果。你如果违反了规则,首先是重罚,我们知道交通违规罚款是200块。有些国家的交通罚款是按工资的比例来的,你挣得多,我罚你10%,一百万就是10万,这个数额可是不小。效果自然很好。很多人,推崇新加坡的秩序,但是新加坡有个鞭刑,哪个厉害程度,是秩序的保证。
四、北京的做法和问题
北京市开展“礼在北京 让出文明——认领爱心斑马线”活动。为了推动这一制度的实施。具体的做法是:
1、组织多支志愿者队伍分赴各大路口,参与爱心斑马线引导活动。
2、礼让斑马线还建立了严厉的处罚机制。主要惩罚机制就是行人通过斑马线的时候,车辆一定要礼让,否则就会被扣200元钱及驾驶证扣3分。
从最近实践来看,效果初现。如果坐车或打车,很多司机碰到这种情况主动停下来。问为什么要停?司机说,因为一旦被拍下就会被罚款。
所以,我们会发现处罚是建立规则的一个普遍的方式,是最好的方式,也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把处罚的作用忽略了或是降低,甚至是让它消失了。我们现在越来越崇尚的“正能量”,以表扬为主,去表扬某人的做法。
但是表扬的效果怎么样?其实在规则建立过程中表扬是没用的,因为表扬只是说别人怎么做,而表扬的背后却是这个事情跟我没什么关系。有问题没有解决,那处罚就是要解决跟你有关系的问题。
因此处罚对任何一个制度的建立都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设计一项制度必须研究一个处罚措施,因为只有处罚才能保证这项制度贯穿落实。
这是我们从北京市推行礼让斑马线,全民在行动得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