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喝了这么多剂中药 你真的会煎药吗?

(2017-03-21 11:07:14)
标签:

杂谈

​​

​  当了10年的中医,发现很多患者看完病、开了中药后,为了避免麻烦和节省时间,选择在医院或诊所代煎,还有一些人虽然拿回家去煎药,可根本就不泡药,也不计算水量,十几分钟就把药煎好了。这样做固然省时又省力,但是中药汤剂讲究个性化,因此不同的药有不同的煎法,如果不注意,煎出来的药达不到治疗效果,等于干吃药不治病!

        其实中药煎药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古代中药汤剂被称为“汤液”,最早的论述见于先秦时期。相信大家都听说过 “治大国如烹小鲜”、“不为良相,亦为良医”,说这些话的人就是厨祖伊尹,而他就是创立了“汤液”的人,并由厨入宰,称为辅国宰相。《史记.殷本记》里就记录了“伊尹以滋味说汤”。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AeI4kAjzvHCyFtKxhA9iaA7tZq5HlibtOuibVOSuoSxk0vhOnrqOdOZp0LpXiahvavsM2IYWIBoBMEmdWUHWED939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你真的会煎药吗?" />

首先说一说泡药

  泡药和煎药一样,对于药效的发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不宜泡药时间超过2小时。尤其是夏季,泡药时间过长会使中药变质。由于药方的功用不同,泡药时也要注意时间的长短。总的来说治感冒的中药,泡的时间就要短点,一般15-20分钟就够了,而滋补性中药泡药的时间就要长点,30分钟以上。

如何煎药

1、煎药器皿的选择

  煎药器皿可用专门煎药的砂锅,当然熬汤的砂锅也是可以的,如果实在没条件,不锈钢锅也能将就着用,其余如铁锅、铝锅是绝对不能用来煎药的。

2、煎药的用水量

  煎药应当使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饮用水,通常用自来水。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2-5厘米为宜,花、草类药物或煎煮时间较长的应当酌量加水。

3、服药方法

  传统煎药方法每剂药一般煎煮两次,将两煎药汁混合后再分成两杯,早一杯、晚一杯,每天服药两次。

4、煎煮法

  煎煮时间应当根据方剂的功能主治和药物的功效确定。古人认为因病位上、下的不同,中药方煎煮火候要求不同,病位在上为天,煎药宜用武火(大火),宜在清晨服用,宜缓慢饮用;病位在下为地,煎药宜用文火(小火),宜取浓汁急服。如今虽然没有这么都讲究了,但是依然要注重依据方药不同的功效,把握煎药时间与火候。解表类、清热类、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武火煮沸后再煎煮15至20分钟;滋补药物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约30至60分钟;一般药物煮沸后再煎煮20至30分钟。药剂第二煎的煎煮时间应当比第一煎的时间略缩短。

  煎药过程中要搅拌药料2-3次。搅拌药料的用具应当以陶瓷、不锈钢等材料制作的棍棒为宜。煎药量应当根据儿童和成人分别确定。儿童每剂药煎两次,共100-200毫升,分两次服用;成人每剂药煎两次后,共400-600毫升,或遵医嘱。

  拿到中药方子后,我们常常看到有单独包装,并注明先煎、后下、另煎、烊化、包煎等,遇到这种特殊要求的中药,煎煮法为:⑴先煎药,应当煮沸10-15分钟后,再投入其它药料同煎(已先行浸泡);⑵后下药,应当在第一煎药料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10分钟;⑶另煎药,应当切成小薄片,煎煮约2小时,取汁。此类药物的原处方如系复方,则所煎得的药汁还应当与方中其它药料所煎得的药汁混匀后,再行分装;⑷溶化药(烊化),应当在其它药煎至预定量并去渣后,将其置于药液中,微火煎药,同时不断搅拌,待需溶化的药溶解即可;⑸包煎药,应当装入干净的纱布袋中,封袋后再与其他药物同煎;⑹煎汤代水药,应当将该类药物先煎15-25分钟后,去渣、过滤、取汁,再与方中其它药料同煎;⑺对于久煎、冲服、泡服等有其他特殊煎煮要求的药物,应当按相应的规范操作;⑻先煎药、后下药、另煎药、包煎药、煎汤代水药在煎煮前均应当先行浸泡,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另外要求煎药时应当防止药液溢出、煎干或煮焦。如煎干或煮焦,者禁止服用。

代煎

  如果请医院或药店的药师代煎,目前一般均是把药液以专用的塑料袋封好的。通常是放在阴凉避光的地方(避光,20℃以下)保存15天左右。在服药时,通常可以用开水泡或者微波炉加热的方法把代煎药加温。如果发现药袋膨胀、服药时味道与上次服的药有差异等情况时,很可能已经变质。请停止服用,让医生重新处方。

服药注意事项

  服药温度、时间也比较重要。一般汤剂均宜温服,特别是一些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温服可和胃益脾,减轻对胃肠道的刺激。但是,对呕吐病人或中毒病人宜冷服,热证用寒药亦可冷服;此外,对易恶心、呕吐的病人,宜在服药前,先嚼一片橘皮或生姜,然后再服,可防止呕吐。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宜在饭后20-30分钟服用;滋补药宜在饭前服用;治疗感冒的汤药应煎好后趁热服下,覆盖衣被,令其微汗,促使汗解,表解即可停药;驱虫、攻下药最好是空腹服;安神药应在临睡前服。

  当然,煎煮中药和服药方法必须根据病情和药性来确定,如有不清楚的地方最好向药师或处方医师咨询。

本文摘自“问问风湿”微信公众号 本文作者为风湿病科焦娟副主任医师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