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严重的一种,也是西医一定要手术治疗的。
症状
病发时间较长,颈部痛,头活动不便,眩晕,严重时不敢开眼,一开眼则天旋地转,呕吐,全身出冷汗,有一个特点是行走如踩在棉花包上似的,走路不稳。
手法治疗
术者站于病人身后患侧,拇指与食中指对捏于颈部两侧,从头部由上向下慢慢按压直至肩部,查找压痛点,为今后按摩指明部位。然后,从后脑正中由上向下按至肩部,也是查找压痛点。再从后脑正中与颈外侧之间的间隙处,从上向下直至肩部,查找痛点,这三个地方以颈外侧和间隙处压痛点常见,若查出有筋发紧,更要多加按摩,手力之所达是在有病的肌肉、肌腱或韧带上,而不是手指与病人皮肤上的摩蹭。然后查找肩背部的压痛点而按摩之。紧接着就是活动头颈部的手法。术者站于病人左侧,左肘关节弯曲成90°放于患者下颌下,右手拇食指叉开放于后脑枕骨上,两手配合用力,将头轻轻上提,在维持上提之力的情况下活动头颈关节。一共有九个方向的手法。要注意,每个手法都是两手配合用力,轻轻向上提头颅活动而牵引之。每个手法都是必须询问病人有否轻松或加重。每个手法都是维持5-6个呼吸的时间。
第一个手法是正中上提头颅而牵引。第二个手法是将头颅向正前胸俯下即低头。第三个手法是将头颅向正后背弯下,即后仰。第四个手法是将头颅正侧向右肩。第五个手法是将头颅正侧向左肩。第六个手法是将头颅斜向右后背部。第七个手法是将头颅斜向左肩前胸方。第八个手法是将头颅斜向左肩后背部。第九个手法是将头颅斜向右肩前胸方。因为重要,再重复一遍,每个手法都是两手配合用力,轻轻上提头颅活动而牵引之。每个手法必须询问病人有否轻松或加重。每个手法都维持5~6个呼吸的时间。因为那些轻松感觉的手法,应立即先治疗,加重的感觉就不做了,但这种情况,当手法治疗不久后,九个手法都能被病人接受。这种上提牵引活动头颅颈椎关节的手法,能稍稍扩大颈椎间的间隙,与此同时,也能将颈椎间盘的突出稍稍回缩。加上颈、肩、背部的肌肉,肌腱和韧带由于按摩而松弛,也助推了上面结构的放松与病情的好转。久之,能使颈椎间盘突出恢复原位,脊髓神经压迫解除。这就是中医正骨手法能治好脊髓型颈椎病的道理,也是中医深受患者欢迎的原因,让病人多一种治疗方法的选择,是中医正骨大夫的责任。脊髓型颈椎病症状轻,早期前来治疗者2~4个月痊愈,症状重,病期较长者4~8个月痊愈。若脊髓神经被压变性为纤维组织者,正骨手法治疗无效,西医手术也无能为力。脊髓型颈椎病都能治好,那末梢神经根型颈椎病就更不在话下了。
附脊髓型颈椎病病例:郭某,女,60岁,1995年4月初诊。曾在北医三院检查,建议手术,因害怕手术,来找中医治疗,连续半年治愈,不愿再照核磁片。病人一直与大夫有联系,迄今未再患。
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简,便,验,廉。遗憾的是,当下中医大学毕业的骨科大夫都不会中医正骨手法治疗了。留下些许蛛丝马迹为后学者参考,是作者最大的心愿。
本文作者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正骨医师 段胜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