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老妈从广州飞来参加我高中的毕业典礼,之后留在美国玩了十天。整个旅行从一开始,就被埋下了火药。
毕业之后,我的所以其他同学都到处参加senior
parties。这些parties是在不同的同学家里举办的(当然都是住豪宅的同学家,一般一次会有四五十个人参加),算是大家最后聚在一起,和中国的毕业游很相似。可是我由于要陪父母,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同学不断更新他们的Facebook和Instagram照片,开车去湖边晒太阳,在同学别墅后院里游泳、做烧烤,当然还有喝酒、party。我本想着可以去几个senior
parties,和同学道声再见再出发,没想到毕业典礼刚过,所有行李就被装进车了,还没来得急和最好的几个朋友说声拜拜,就走了。
那天晚上哭的很厉害,老妈却很不耐烦,觉得我无理取闹,被美国派对文化深深毒害。我心想,跟你解释也解释不清楚,所以一句话也不说。
这种不沟通的态度让旅行中途发生了很多类似的不愉快的插曲。在国内,老爸老妈四通八达,对什么东西了解的比我清楚得多,所以所有事情都由他们说了算,我乖乖照做就是。而在美国,他们语言不通,很多风俗人情也不太了解,一下子成了“被教育”和“被领导”的一方,心理落差蛮大。我肩负着导游的职责,玩得开心是他们的功劳,出了错则是我的责任,叫他们不要这样做不要那么做的时候,还会被教训说是“忘了做中国人的本”,心里实在不太舒服。
就在这种火药味甚浓的情况下,我们到DC参观Georgetown。
首先,和Hotchkiss相对比,Georgetown的校园十分拥挤,没有什么大片的草地。校园在一个山坡顶上(我们把自己住的地方叫做Hilltop),走到哪里都要上下好几个坡,以至于很多楼靠山而建,进去的那一层并不是第一层,很是复杂。
再次,Hotchkiss附近的乡村生活,是老爸老妈一直十分向往的。Georgetown所在的district可能是DC最贵的地段,一栋小小的townhouse动不动就上百万,可是和康州四处连绵的山脉和波光粼粼的湖泊相比,还是有些落差。
最后,我们参观的时候学校已经放假了,宿舍楼进不去,也不能听课什么的。Georgetown的校园布局像迷宫一样,走来走去也没有什么走头,想找Walsh
School of Foreign Service的大楼都没有找到。
对Georgetown的第一印象,实在不算太好。
更要命的是,Georgetown似乎其他事情做得不太积极,到了要交钱的时候倒是特别积极。不仅学费单和录取通知书一起发,暑假期间更是各种信件、邮件齐齐轰炸,全部都是告诉你,这个要交钱,那个要交钱。我一直在等,有没有传说中的厚厚的录取材料,“欢迎你成为Georgetown的一员”这样的快递,结果什么都没有。
这和Hotchkiss的差别也大得有点离谱。想当年,我不仅拿到了Hotchkiss录取招生官亲自给我写的贺卡,还有学校的衬衫、巧克力、车窗贴,和厚厚的一本介绍Hotchkiss的书。另外,Hotchkiss和中国(尤其是香港)的关系很悠久,学校有一个专门给中国学生提供奖学金的基金会,所以我在Hotchkiss的学费和各项活动费都有补贴,到了Georgetown就没这种美食了。
后来我才知道,Georgetown之所以这么“抠门”,是因为它的校友基金会(Endowment)在1989年才建立,因为之前缺钱都要向教会要。相比而言,其他同等级的学校早一两百年就开始筹集校友捐款了。到2013年,Georgetown的endowment只有13亿美元;相比而言,最财大气粗的哈佛有364亿美元,耶鲁有239亿美元,杜克有45亿美元。Georgetown在各种大学排名中有因此受了很大影响,因为钱多钱少对排名十分重要。
另外,之前提到的,Georgetown只用自己的申请表格而不用common
app也对它的排名起了负面作用。如果Georgetown采用common
app,会吸引更多的申请者,而录取名额每年是不太变的,这样录取率就降下来了。很多大学用各种邮件和明信片对潜在申请者进行轰炸式袭击,也是为了增加申请者数量,降低录取率,从而提高学校排名。
不过好像Georgetown对此不太感冒,可能是因为大家都太忙于政治忙于change the
world了吧,今年排名跌出前二十,校长也不太有所谓。记得在国内的高中,有年高考结果不太理想,虽然没跌下全市第一的位置,但是和第二名的距离有所减小,结果全校上下一片惶恐,各种新规则出台,限制课外活动时间,增加周六上课频率等等。
Georgetown这种“做自己”的态度,让我这深知国内家长学生迷信排名的有点干着急。很多国内潜在的申请者,就是因为看不上Georgetown的排名,和Georgetown自己独特的申请表格和懒洋洋的“你爱申请不申请”的态度,根本不把Georgetown放在申请名单之中。久而久之,Georgetown在国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度比其在美国的地位要比得多。
我曾经告诉我在Hotchkiss的advisor,我父母对他们同事很少提及我具体在哪里上学;Georgetown在国内,如果不是留学圈里的人,大部分都没听说过;就算是听说过了,对文科不感兴趣的,也都没有什么了解。于是,我父母一般都说:“我女儿在华盛顿DC上学;华盛顿DC你知道吗,就是美国的首都。”
Advisor听完爆笑。
于是,高学费,低排名,让我们全家对Georgetown有了一个不太良好的印象。接下的求学经过,又会是怎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