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Georgetown的过程,可以说是误打误撞。Junior
year的夏天和父母走遍的东海岸的各大院校,包括离Georgetown很近的宾大,可都没有想着要去华盛顿DC看看。到了高中senior的早申请季,心里没有哪个absolute
favorite,所以不想申early decision;前几年的GPA又不太高,不敢early
action申哈耶普。于是想来想去,申了三个Early Action的学校,其中就有Georgetown。
与我所申请的所有其他本科大学不同的是,Georgetown不用Common
App,所以所有资料都需要自己重新填一遍,基本文章也要重新再写。Georgetown还要求申请者制定申请四个院校之一:
College, McDonough School of Business (MSB), Walsh School of
Foreign Service (SFS),和School of Nursing and Health (NHS)。
上高中时我是一个政治分子,爱好历史和相关的社会科学,所以想都没想就申了SFS。当时查了一下,好像Georgetown的School
of Foreign Service比美国的Foreign
Service部分成立的还要早,加上位处美国首都,感觉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Georgetown的在US News &
Report里的排名一直都不高(后面会解释原因),加上是个基督教学校(Jesuit,耶稣会会士,和Boston
College一样),而且各大大学简介书里都说这个学校的“高富帅”preppy
kids特别多,所以一直都没有特别考虑要上。到了十二月中旬录取通知书下来的时候,心情也没有特别激动。录取通知书也只是薄薄的一页纸,没有像其他学校送这个送那个,而且信封里唯一的另外一张纸便是定金和学费缴纳的相关信息。
当时只是稍稍安心,就算所有常规申请的学校不要我,我也有学上了。
结果真的所有学校都不要我了。连当时好心免费请我去阿布扎比住五星酒店,逛沙漠骑骆驼,玩了一个周末的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都毫不领情地把我给拒了。
于是,我的senior
spring就在铺天盖地的拒信中开始了。
当然我手里还有两个waitlist,一个Amherst一个Dartmouth。据说恋爱中女方要表现得爱理不理,才能让男方魂牵梦绕,欲罢不能,这点被这些美国大学招生办公室掌握的如鱼得水。想当年,申请之前,这两个学校平均每两个星期就要给我寄一封信,邀请我去申请;特别是Amherst,还专门邀请我申请他们的Diversity
program。虽然没被这个program选上,当时Amherst给我发了一封安慰信,把我申请Amherst的申请费给免了,还敦促我“一定要申请哦”。
被waitlist了以后,我才后悔当初没有early
decision;要知道这些文理学院的早申请录取率都是高于百分之三十的。相比之下,Georgetown的早申请录取率比常规申请还低,特别是2019界的早申请率,更是低至了13%(哈佛17%,普林斯顿20%,Dartmouth26%),当时心想自己怎么那么笨。
手持waitlist,只能亡羊补牢,联系各方人马,由校友写推荐信。给我写推荐信的两个老师问我已经被哪个学校录取了,我说Georgetown,结果他们都表示难以置信,都进了Georgetown了,还要我写推荐信干嘛?!
前前后后折腾了两个多月,Dartmouth早早发来邮件,今年新生over-enroll了,根本不考虑waitlist。Amherst则是到我出发去意大利前一天发邮件过来说,对不起,今年招生招满了。当时走在纽约上东区的街上,旁边就是Laduree的马卡龙点。当机立断给自己买了三个马卡龙(花了我不少银子),一边吃一边把自己Facebook的头像换了,标注是:
Georgetown University Class of 2018. No looking back from now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