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妈买回了厚厚的砖头似的一套《剑桥中华民国史》,要我这个小假洋鬼子好好学习一下中国历史。的确,在美国历史学习热情水涨船高之际,我对自己在中国历史方面可以算是一窍不通感到十分愧疚,于是第二个季度选了现代东亚史(Modern
East Asian
History)。当我提起要加这门课的时候还战战兢兢地,生怕我的advisor认为我野心太大想选7门课不合理,但出乎意料的是,对亚洲人文地理十分感兴趣也很有了解的Mr.
Iannuzzi居然很爽快地答应了我的请求,还很支持我的决定。
刚上课,我就知道自己选对了课。
教课的是Mr.
Trethaway,他的妻子Mrs. Trethaway是一名华裔美国人,也是一名历史老师。Mr.
Trethaway本人博学多识,和美国历史的老师Dr. Flemma可以相提并论,两个人在今年Hotchkiss的Bow Tie
Bowl上曾一战雌雄,结果问的好多问题都和中国有关,什么中国现在的主席是谁,成都天津上海北京从西到东怎么排列等等,问到了Mr.
Trethaway的本家,而专修美国历史的Dr. Flemma则吃了大亏,最终桂冠被Mr.
Trethaway和他的团队摘得。
上这门课的好处,就是绝大部分的中国历史我已经学过,而且是在国内学得最起劲的近代史。中国近代史之所以好学,一是因为没有过多的各个小国各个帮派之间的战争,基本上就是几个大国合伙欺负中国,然后中国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二是因为这段屈辱历史总能激起我的爱国之心,不像古代史,他们怎么你争我斗也都是咱大中华之领土,无所谓。加上各种新派运动,虽然总是被打压,但是也让我这个小愤青能够identify
with them。
这门课的教材选得一般,Mr.
Trethaway也向我们解释了缘由。能够选出一本适合我们水平,够详细又不太累赘的教材实在不容易,而最终定下来的教材也算是该告诉我们的都讲了。唯一不好的就是思路不太清晰,跳跃性太大。我是仔细学过这段历史的,加上各种生活中的references,可以不看书就能在课堂上侃侃而谈;但是美国同学就惨了,一是对这段史实不熟悉,二是各种奇怪的中国名字把他们搞得焦头烂额。
由于学习的是东亚史而不单单是中国史,学习日本史和韩国史的时候我就能体会同学们的难处的。日本名字虽然翻译成英文后比中文名字好读,可是个个看上去都长得一样,总是记不清这个是皇帝还是武士,那个是东部都是南部。韩国史我们干脆就没有教材,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时段的历史,上课的时候小组来做presentation,这样全班就大概明白韩国史是怎么个回事了。
我们仔细学的,最多的还是中国史。日本史除了看教材以外,还看了三岛由纪夫的小说集,还有一个由Hotchkiss的校友写的关于向广岛投放原子弹的历史书。学习中国史时,刚开始我还很积极,同学们也很喜欢听我讲在中国某段历史是怎么教的怎么理解的,但是后来我发言就变得很谨慎了,因为很容易就会让同学产生“中国真是个糟糕的地方”的感觉,因为相同的历史两个国家所展现所理解的方法渠道完全不同。我能够理解为什么大家想法不同,但美国同学就很坚持认为在美国学到的就是真正的历史,所以对其他的理解和其他的看法一概觉得很荒唐可笑,觉得是中共的阴谋。我和Mr.
Iannuzzi谈到这个的时候,还没弄清楚我小心翼翼是为了什么,后来从明白原来是不想让人家美国人看低我们的国家,看低我们的文化。
第一个学期的期末考是一篇8到10页的history
research paper。我从来没有写过这样的长论文,虽然说大体的结构还是论点论据blah blah
blah,但是什么citation(引用)的格式不一样,注重的方面也不一样。曾经写过的短篇的论文,大多是要你为你的一个观点去辩护,而这个research
paper,讲究更多是研究大量的历史资料,呈现这些资料以支持你的论点。
我的题目是关于中国政府防止海外人才流失的,论点是中国政务对待公派留学人员的约束少了,但是这些公派留学人才流失的现象却缓和了许多。刚开始做研究的主要方式就是互联网,各种网站的资料我都收集到了。每天写写写,写得精疲力尽,结果论文截至前两天去给Mr.
Trethaway看,他第一眼就说,你这论文不能合格。我大惊,问为什么。他说,首先你引用了wikipedia,这在历史论文中是绝对不可以出现得,二是你只有互联网上的内容,而没有纸质书上的内容,三是你对网站的筛选不到位,一些无名网站你也引用,而这些资料大多十分不可靠。总的来说,你体现是一种lazy
scholarship,这在做历史研究上是绝对不可取的。我被他说得有些手足无措了:一个多星期来,每天都在忙着收集资料写文章,结果落到这个下场?我不甘心,立刻跑到图书馆里去借书。无奈,我选的题目一半讲历史,一半讲现代,现代的那一半在图书馆里找不到资料,而历史的那一半资料也太少,几本书里都是匆匆几句就完事。把论文交上去之后,我就感觉很不好。发下来,果然成绩很一般,连A等级都没有,而且做脚注的数字要放在标点符号后面这事我也没弄明白。老师看在我第一次写research
paper的份上,还稍微通融了一点。有了这次的经历,我第二个学期期末写的美国历史的论文就顺畅多了。
这个东亚史选的很成功,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中国的历史知识,还让我清晰地发现自己的中国史基础是多么地淡薄,所以要好好利用这个暑假,努力地补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