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食在广州第一家

(2013-06-23 21:53:30)
标签:

杂谈

   做了十多年的广州人,居然没去过广州酒家,于是今天早上早早被拉起来去喝早茶。
   还好我们去得比较早,没有等位,一到就有位坐。选了一个茶皇厅,环境也算挺好,就可惜服务态度实在不怎么样,服务员个个一大早就板着张脸,倒茶也三心二意,蹭蹭就倒完。早茶有趣的在要自己“写单”,看着菜单把在想吃的点心旁边打个勾。
   菜单上每样都算得上是早茶经典,还好老妈昨晚做足乐功课,知道要点广州酒家的招牌:水蛇粥,榴莲酥,鲜虾饺,牛肉肠粉....我又点了馋了很久的双皮奶,还有老爸一直很喜欢的蒸风爪和蒸猪肚。老妈又加上了芋头糕,糯米鸡,和葱油饼。
   本来想好的每道菜上来都要好好拍一番,但是早上肚子实在太饿,没功夫一张一张慢慢拍,就张口吃了。
   “食在广州第一家”这名声叫得响,菜肴也的确很不错。最喜欢的是虾饺和肠粉,芋头糕虽然是最后一个上,但是味道也十分鲜美,芋头块多且饱满。份量虽然都不大(本来早茶就是要菜式多份量小,每样都吃一点点),但是个个点心都很实在,虾饺里放足了四只虾,肠粉里也都是牛肉块而不是牛肉粒。葱油饼和北方的做法完全不一样;南方的做法是厚厚的面包里塞进青葱末和芝麻,一口咬下去吃出的不是北方葱油饼的香薄,却也别有一番风味。
   肠粉的做法虽然普通,但肠粉皮晶莹剔透,包裹着红色的牛肉粒和绿色的葱末隐隐可见。装盘也很讲究,四小块肠粉分别放在四小个长方形的各自上,中间点缀着一朵西兰花。浇上浓棕色的酱汁之后,这道菜视觉上瞬间变得饱满了许多。味道也是记忆中的味道,口感更是无可挑剔。虽然只有四小段,但给料很足。回到广州第一次吃肠粉就能品尝到这种品质的,觉得很心满意足。
   很久没有喝双皮奶,第一口下去鲜滑浓稠无比,奶香浓郁,几粒木瓜点缀即美观,又为奶甜味带去了一丝果香。可是这东西喝多几口就有些发腻,所以老妈帮我消灭掉了那小碗双皮奶。入口的丝滑浓香却还是让我对广州甜点十分赞赏。
   芋头糕最后上,我们一桌都吃得饱饱的准备买单了,服务员才端着蒸笼来了。芋头糕两面煎得金黄,而中心依然是嫩粉的。虾米的味道让芋头的鲜美更为突出,加上用的是粉芋头,一口咬下去,糕体弹性十足,中和芋头酥粉的口感,非常美味。
   榴莲酥和在餐馆里吃得很不一样。榴莲是夹在两层酥皮之间的,而非包裹在其中。老爸老妈把酥分了上下,结果老妈硬是没有吃到榴莲,很郁闷地问这榴莲酥榴莲在哪?味道也算挺好,但榴莲明显不是用新鲜榴莲做的,所以味道不够浓郁,也没有餐馆里能够咬破酥皮,热热的榴莲肉就流到嘴里的那种满足感。
   相比之下,蒸风爪和蒸猪肚就有些中规中矩,和去过的其他早茶店没有什么太大不同。糯米鸡很一般,包裹得美观点就是了。水蛇粥没喝出特别的味道,但粥细,也没有什么太大味精的味道,算是秉承了广州人清淡的口味。
   一餐三个人差不多人均要100块,价格实在不算事亲民。就是这么高的价格,依然是门庭若市。等我们吃到十点出来时,餐厅门口已经挤满了排队人等叫号的人。于是我挺着圆鼓鼓的肚子,心满意足地走出了广州酒家。

   喝完早茶后,我去了购书中心,看了几本介绍台湾的书。这个月底就要出发去台湾,想要事先做好功课,到时候玩个痛快。
   中午回家小憩一番后,就和老妈一起做饺子。剁白菜,混肉馅,包饺子,应该做了一百个,用去了一下午的时间。包完后,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等到雨停之后到小区下面跑了四十分钟。跑步中途又下起了雨,立刻让我回想到在Hotchkiss几次记忆犹新的长跑,自己看完google map之后探索新的跑步路线,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丝丝细雨下,跑得大汗淋漓,雨水汗水齐下,好不痛快。
   晚上老爸做了丰盛的一餐,清蒸鱼,芦笋兔肉,辣炒朱红,蒜香菜心,加上马蹄猪肝汤,吃得很开心。只不过老妈总是不识趣地讲一些很重复的很无聊的话题,弄得我没心情吃,消化不良,特别破坏气氛。除此之外,今天一天心情极好,物质食粮精神食粮齐聚,算是过了一天新兴中产阶级的小日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