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在美国上高中(三):数学课篇

(2013-06-20 21:44:17)
标签:

杂谈

美国高中学习

分类: 美国高中
   这次毕业旅行,最大感触就是同学们各个已经都基本上报送到了前五名的名牌大学,数理化竞赛的确是一条可走的好路。只可惜我从小理科表现顶多算得上是优秀,突出是不敢用的形容词,可一不小心考上了广东省群(理科)英聚集的奥班,于是从初一进校就自卑到高二离校。这种“我数学很烂”的想法一直到美国才逐渐被打消,不仅在高难度的数学课上有很好的表现,还是math center的助理,math tutor,经常代表学校的数学队参赛。虽然竞赛成绩不怎么样,能够有这么多的机会还是让我觉得很开心了。
   美国数学教育的确不如中国,但是顶尖的数学学生不见得比中国少。去参加数学竞赛,亚裔学生很多,但是最终前十名前二十名的,大部分都是印度裔的学生,白种人也不少。所以亚裔算是整体表现优秀,但最顶尖最突出的仍然屈指可数。
   上数学课,最大一点印象就是老师会很耐心地解释同学问的问题。这大概也是小班的好处。虽然我的这个数学班上人数算是最多,16个人,达到了上限,但是比起国内的60个人还是少了许多的。学生要通过各种分班考试决定上那一个级别的课,所以16个人的数学水平没有太巨大的差别,这样进度就能很快。
   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我总觉得奇怪,为什么有些同学总会问一些看似很没有智力的问题,老师也会耐心回答。后来发现,这些问题实际上都牵扯到一个原理的本质问题,对理解内容很有帮助。不过有的时候,大家也会问一些很低级的问题,这就要看老师的水平了。回答还是不回答,花多长时间解释,掌控权都在老师手里。老师必须要保证同学能够理解他所教授的内容,课程进度又不能落下,这中间怎么平衡是要花很长时间来慢慢磨合的。
   数学课很容易讲得很无聊,但是我们的Mr. Maier是位十分风趣的老师。他留了一脸的大胡子,看似严肃其实很精灵古怪,经常讲一些不着边际的笑话,有的时候还没讲完自己就笑了起来,弄得全班跟着他一起笑。结果他一瞬间又严肃起来,开始在黑板上写下一条又一条的公式,继续讲课,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大家莫名其妙也拿他没办法。
   我选的Further Math,是在AP Calculus BC之上的,既有BC的内容,也有数理统计的内容,加上数论,统筹最优,graph theory等等,算是入门级的老师所说的“real math"吧。作业不算特别多,一个星期交一次,大概要花上一个小时的时间。每个星期四周测一次,难度有大有小,GPA也都不会weight的,所以期末拿了A-觉得有点吃亏。
   其他方面觉得数学就没什么好讲的了,中国学生来到这里基本上都能上很好的课拿很高的分,这和国内基础打得牢也有很大的关系。这么说来,其实国内的数学教育的确挺不错,至少在训练学生逻辑思维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国内数学处处受打击,来了美国还能在数学这门学科上有很好的表现。
   Mr. Maier的期末评语中说,他认为高级数学课程中应该有多一些女生的声音,而且建议我以后从事和数学有关的学习。其实我在下学期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大学要学数学,副修或是double major都行。虽然还是不能和顶尖的数学高手比,但起码我一年很享受我所学到的内容,在发现一个原理竟然能解释一些曾经百思不解的现象的时候是如此地激动。初尝数学的美妙,让我对这门曾经算得上是深恶痛绝的学科动了心。
   国内数学教育虽是整体上领先于美国,但是很多学生都是做题机器,也很难享受到数学的乐趣。希望有一天学生们不必再捧着什么新思维什么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手里狂算数学题,心里却都不开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