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ents weekend 之第一天
(2012-10-20 07:12:55)
如果昨晚是家长会的开幕式,今天就是正式开始。经历颇多,所以依然以流水帐的形式来记录。
早上一开始是到学校的main buliding
领取家长会的资料,学校根据孩子的名字将每个孩子家长所需要的资料以一个文件夹的形式发放,里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家长会的schedule,孩子今天的课程、家长预约表(包括各门课老师的名字、孩子的名字、预约的时间段、老师的具体房间号码)、学校2012-2013在校学生和家长联系手册、所有老师包括校长的办公室位置表以及附近的resturant介绍表,从这里可以看出学校对家长会的预备工作做得很详细。领完这些资料后,就和孩子到课堂去听课,这是学校家长会的一个保留节目。第一天让家长和孩子一起上课,据说往年会在这一天安排到所有的课,让家长对孩子的每门课都经历一下,可今年的改革是上午上礼拜六的半天课,孩子的schedule上排的什么课,家长就和孩子一起去听课。女儿上午只有三节课:数学、艺术史和物理,每节课是35min。数学课老师讲的是回归效应,暂且这么译。没有见到课本,数学M老师每人发一张paper,甚至包括我们家长。题目是根据对一些父亲们和儿子们的身高调查数据散点图及平均值,坐图计算回归方程,并估算某身高的父亲孩子的平均身高以及某身高孩子父亲的平均身高,阐述父亲和儿子的这些数据表示什么样的回归效应。从孩子们的反应来看,这些孩子都比较容易的做出了这些题目。数学课上有几个有趣的现象,一是座位安排。这门课是女儿所选的课里同学比较多的,16个同学,4个人自动一组一个长方形的桌子,大家相向而坐,他们是一边听课,一边在讨论。二是每个孩子手上都拿着计算器,做数学题时看到的是一片按在按计算器的孩子。三是老师讲完后坐在课桌上不停地问孩子们questions,可以看出来孩子们在激励中思考,女儿也是踊跃提问的孩子之一。老师对孩子们的提问都是非常积极的反应,就是提错了,老师都会讲thank
you。上完课后老师布置作业,家长会后孩子们有几天假,放假后老师收作业,这个时候孩子们和国内一样,也会大喊大叫,可能是希望过一个没有作业的假期,看来天下的孩子还都是怕作业的,尤其是在放假的时候。
女儿的数学课后是休息一节课,于是我和女儿先回宿舍,把我给她带的行李给她,穿过学校那个可能每天开放12小时的食堂,看到一个更有趣的现象,居然有白人家长在对孩子辅导功课,女儿居然来一句:“真烦人,好不容易见一面,居然还要辅导学习”。我倒是觉得可怜天下父母心,家长辛苦跑来,还要辅导作业。我是辅导不了孩子的作业,如果能辅导,可能也会参与,但是这teenager丝毫不会领情的。看来这白人家长和孩子一样是非常注意academics,其实在美国,申学基础依然是academics。
跟着女儿听的第二节课是艺术史,女儿当初选这门课,是被这门课有比较多的到一些博物馆去参观所吸引。这门课只有10个学生,D老师讲课非常有趣和幽默,有非常丰富的body
language,或者说一些艺术表现,课室里堆满了艺术品,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些艺术史涉及到的一些基本组成和年代后,就开始放映三个学生的作业。一个是白人女孩关于莫奈的作品欣赏,这个作业需要孩子们找艺术素材,做PPT,同时自己配音阐述对这些艺术品的理解,女孩对莫奈作品的light、color的运用进行分析,老师用课室的画作进行配合,我这个外行都觉得享受;一个是女儿的Chinese
Garden,女儿找的是中国画里涉及的松、竹及莲等题材,在中国背景音乐下,女儿对松、竹及莲在中国艺术中所赋予的含义进行分析,给我的感觉这门课应该就是我们所强调的素质教育了,愿我们这个完全理科家庭出身的女儿在这门课的熏陶下能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第三个白人男孩是上课的现场用笔记本电脑把作业发给老师的,他的作业是关于历代雕塑艺术品的细节欣赏,我听不太懂,但看这孩子对大卫等作品某些细节部位的欣赏等等,可以看出这孩子是真正地在思考和分析。
第三门课是物理,课室里共12个学生,F老师一上课就表扬这个班级的同学,说这个物理课是学校难度比较大的课,选这些课的学生很sharp,我也学到表扬聪明的一个“新”单词。也是在这门课上很开心地碰到有我们国内飞过来的家长。老师讲的是有关物理中的动量(?),老师在讲火箭发射的问题,如果让火箭发射得更远需要的动量,我已经完全听不懂了。不过这个课堂的学生更活跃,不停的提问,和老师讨论,特别是我们亚裔或者说中国的(?)的孩子,而且女生也非常踊跃,一位美国白人家长趁老师转过身去写黑板的时候兴奋地拿出iphone“偷拍”了几张照片,记得我在这种情况下拍照片经常挨女儿批评,这次我就没敢“轻举妄动”了。大概离下课5min时,老师带着孩子和家长来到教室外的一片空地,外面刮风下雨,F老师却坐在一个四个轮子上有一个类似灭火器的小车上,当这个灭火器一样的仪器喷气时,这个车子就反向跑动了,的确够别开生面的,我心里很佩服F老师的敬业,为了给同学们加深印象,居然不管刮风下雨。
跟着女儿听课,尽管有时听不懂,但还是觉得很有趣,可以了解孩子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从这几门来看,女儿上课很踊跃,尽管有些课可能很tough,但孩子一直在努力的思考。本来想听女儿的英语和历史两门文科一些的课,这两门是女儿非常喜欢的课,但这次没有安排,只能和女儿聊聊天了解这两门课了。
上午听完课后,学校安排家长看艺术表演,记得国内有些网站介绍Hotchkiss时讲到这个学校的艺术很强,这样评价应该是很中肯的,我这个外行看完学校的艺术表演应该说很震撼。他们的艺术表演印有专门的宣传册,就像我们在国内看艺术表演星海音乐厅的广告一样。艺术表演的主持人依然是那个看似有些shy的M校长,简单介绍表演的人员后,老师和学生就开始了艺术表演。内容依次有交响乐、合唱、吉他、芭蕾舞、drama、音乐剧,老师和学生同台表演,很投入。交响乐、合唱、drama及音乐剧中均有我们熟悉的中国孩子,看来这些孩子在这里学习不但academics上很刻苦,在各种club上也很积极,真为这些孩子骄傲!
下午学校为家长安排的活动是约见老师、听美国大学AO的讲座,由于女儿是11年级,如果是12年级,还可以约见college
advisor。
我下午只约了女儿的历史老师F及academical
advisor
C老师,在这点上作为中国家长,我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美国家长把这个约见老师看着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一般都是家长双方都会和孩子的任课老师谈很多问题,当然,谈什么不知道,因为都是独立约见的。由于我对女儿学校的main
building里面的课室还有老师教室分布很confuse,所以准确地说是女儿带着我去见老师的。约见F老师我只问了想了解女儿在这门课上的表现以及中美历史学习体系不一样可能会有一些影响,尽管问的问题不多,但在和老师交流地过程中还是很详细地了解了孩子在这门课上的strength和weakness。这门课对女儿一开始还是有些挑战,可以说是女儿花费时间最多的一门课,包括它的写作style、多项选择等,都是女儿以前没接触过的,F老师表扬女儿的努力(听到这个work
hard,我非常感概,因为在国内我没有听到老师这样评价过孩子)和a nice clear
notes,同时指出历史有比较特别的写作style,与美国孩子相比,女儿没有受过这方面的训练,F老师让女儿进行更多的practice以及专门约时间来指导孩子关于历史essay的写作,愿女儿在这挑战中体会到进步的乐趣!约见女儿advisor
C老师,由于C老师每周都会在比较固定的时间里对自己指导的孩子们进行约见,并同时找孩子们的任课老师了解孩子的情况,所以对孩子的情况非常熟悉,他对孩子的情况主要是从学术、课外活动分别来介绍。关于孩子的academics,他谈到孩子的选课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这些功课均取得好成绩的话,这种挑战精神有助于college
admission,以他目前从女儿的课任老师对孩子的评价了解来看,他特别提到英语老师甚至包括舞蹈老师对孩子非常赞赏,需要加强的功课也是历史课。另外他问到女儿对science包括数学的一些想法,提到如果能在不断提高中表现出passion更好。他强调好的academics是college
admission的前提,我想他以自己一个AO的角度来看孩子的学业准备情况可能比孩子以及我们家长更为清楚。关于孩子的课外活动,他欣赏女儿选择的一些尝试,同时也关心女儿在哪项活动中能往high
level方面发展;对女儿如何在leadership的自我培养上提出了一些建议;并提出女儿在老师的opening
house时间里尽可能多的和老师交流,能够让自己被老师所了解,这些对我们中国孩子的确是一个提醒,愿女儿慢慢在他的指导下去体会和学习!
下午最让我感到困难的是音乐厅北卡大学AO的一场报告,不知道是这老师口音的问题还是我对这种报告不熟悉,我基本没听懂,只是听懂了后面的家长提问,这些家长们关心的问题应该是和我们一样:家长在孩子申请学校中的角色、申请多少所学校合适、Gap
year、招生中AP、GAP、SAT、Essay的比例、Early
Decision、不同中学的GAP如何评价、不同中学是和所有的学生竞争还是和本学校的学生竞争(有些类似于指标)、加拿大籍学生的申请、如何选校,甚至问道北卡多少学生申请,多少被录取的问题,从这些看出这美国家长一样在关心申学,想的问题甚至比我们还要多。虽然这个报告我感觉很困难,但是这个报告中有个细节让人感动,那个M校长在这北卡AO做报告时,一直静静地站在音乐厅的入口处和家长们一起听报告到最后,感觉在这家长会中最坚持的好像就是校长。
一天家长会,虽然流水帐,但很珍惜这种了解女儿成长的机会!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