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美国大学课堂
(2012-09-30 09:04:08)
这学期选修了一门本科生的课程旁听,由于我的专业美国中国差别比较大,课程开设迥异,原本以为听课对我来说应该很熟悉,这才发现这边的大学课堂和我的课堂有很大的不同,有些有趣的现象值得思考。
我所选的这门课是物理化学原理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国内物理化学和临床药学是绝对分开的两门课,一般是物理化学是化学背景的老师主讲,临床药学是药学背景的老师主讲,两者是分割的,而且主讲老师之间也无法就共性问题进行沟通,或者是我们还不具备这种从应用中去设课的能力,因为我们教师自身的背景不具有这个能力,看来以后要想办法学会从应用中去讲理论。
授这门课的老师是学院一位比较有影响力的教授C,另外配有5名研究生助教。由于UT是公立大学,也是大班授课,学生大概有100多人一个课堂,课程时间一次是一小时,一次是2小时,上下课没有国内熟悉的铃声,完全是老师按照schedule的时间来掌握。C教授按时上课,但同学也是陆陆续续来的,有的学生来得晚了不好意思到前面找座位,也就站着听一节课;并且由于这门课早上9点钟的课,一样也有学生带着早餐进课堂,边听课边吃早餐的,好像C教授没有受到影响,只管讲自己的课。看来我们在国内的时候非常反感学生迟到,以及学生带早餐在课堂上吃,看来也要与时俱进了,适应这些80后90后的一些行为。
这门课中涉及很多物理化学知识,有一定难度,如果不结合临床案例,应该是很boring的,但我观察了课堂,好像没有人睡觉,我想这可能真是美国学生是真正的花钱买课听的,所以听课很认真,另外可能也是授课方式。我们在国内授课,现在几乎是一律用PPT了,学生认真或不认真听,课后直接copy老师的PPT,另外还有教科书,听课估计没什么难度或是需要他们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地方。而这里的老师用的是slide,课程也没有教科书,只有老师打印的讲义,而且老师不是把她要讲的内容全部打印出来,而是在相应需要老师着重讲的地方留空,然后老师在讲的时候直接写在slide上,学生是必然要跟着做笔记的,同时思路也要跟着老师走,否则一些关键的地方不知道是什么了。所以一小时的课,无论是老师讲授,还是学生听课,强度都比较大,注意力都是高度集中了。
这里的研究生助教制度也很有趣,我们国内也有研究生助教,但只是形式上,一般一门课是一个助教,主要是帮老师通知学生什么的,记得在国内的时候导师一般都不愿意自己的学生去做助教,或是如果做助教时间花多了,导师会不高兴,因为学生是否做助教与导师没有太多的联系;另外就是学生助教自己积极性也不是很高,因为助教与否、好坏与他个人也没有很大的关系。在这边,好像导师还鼓励学生申请学校的助教,因为获得助学金的学生助学金主要是两个来源,一个是RA(助研),就是在导师实验室做课题,导师负责给学生助学金,这助学金包括学费和生活费,一个公立大学研究生的助学金每年也在3万左右,对课题funding不充足的导师还是压力很大。另外一个来源就是TA,助教,如果申请到助教,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就是学院承担,由于这种清晰简单的关系,所以导师一般还会鼓励学生做TA。是学生这边一门课5个助教(TA),助教在上课的时候是一定在课堂上听课的,课后还要坐规定时间的班,主要就是针对学生进行答疑,以及改学生的quiz,在这里是按照助教的小时来给学生计算助学金的,所以助教一般对自己的工作都是高度负责的,因为如果有学生投诉,做不成助教,助学金就拿不到,这种简单明晰的关系,于学生、于导师大家都目的明确,做好工作对学生和导师都有利。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