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导致水痘的疱疹病毒称为VZV,也叫HSV-3。水痘患者是主要传染源 ,VZV经呼吸道、口、咽、结膜、皮肤等处侵入人体。病毒先在鼻咽、结膜处复制,并可在局部淋巴结增殖,进入血液散布到网状内皮系统(肝脾)继续大量增殖。经2∼3周潜伏期后(11~20天),全身皮肤广泛发生丘疹,水疱疹和脓疱疹,皮疹分布主要是向心性,以躯干较多。
得益于水痘疫苗的普及,这个病的危害程度已大为降低,对接种了足够剂次的儿童而言,即使感染了水痘病毒,大多症状轻微,虽然也需隔离,但通常不超过一周,隔离措施持续到水痘干燥结痂就可以停止了。
但对成人来说,情况就不那么乐观了。水痘的严重程度与年龄有关,成人往往症状更重,5~14%的成人感染者可并发水痘性肺炎,吸烟者及具有非哮喘的肺部疾病者风险更高,肺炎常常进展迅速,死亡率高达30.9/10万(儿童1.4/10万)。
孕妇感染者出现不良后果风险比普通成人更高5倍,因为水痘可以产生病毒血症,所以有机会累及胎儿:在妊娠20周以前,特别是13-20周之间,胎儿感染的几率可达2~3%,而且女性胎儿受累更常见。受累的胎儿可以发生先天性水痘综合征(CVS),主要表现为皮肤溃疡、瘢痕,四肢发育障碍(常为单侧和下肢)、眼睛发育异常、智力发育异常;严重的甚至导致流产。妊娠20周以后的感染者,可能得益于胎盘屏障的成熟,胎儿罹患CVS的风险下降,国内没找到相关报道,但国外资料显示,妊娠25~36周时患水痘仍有1%的风险发生CVS。
对于孕产妇而言,另一个高风险的感染期是分娩前5天到分娩后2天。此期间感染水痘的孕妇,因为抗水痘抗体通过胎盘的量不足,胎儿/新生儿很容易被传染而危及生命(感染率约8%),胎传新生儿水痘发病较晚,通常出现在生后10~12天,但死亡率达25-30%,因此对高度怀疑在孕晚期感染水痘的新生儿,需在生后立即给予抗病毒治疗。
治疗方面
除了胎传新生儿水痘,一般正常接种水痘疫苗的儿童并不需要常规抗病毒药物治疗,因为治疗并不能缩短病程;但对成人特别是孕妇来说,则需及时进行体格检查及血氧仪、胸片等辅助检查以排除水痘性肺炎,监测肾功能并常规使用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严重者甚至需要静脉注射阿昔洛韦。孕35周以上或早产风险高的孕妇感染者,适当延长妊娠时间也是有益的。
水痘患者可以使用激素减轻症状吗?在无破损的皮疹处外用激素霜是没什么问题的,争议主要来自是否可以系统使用激素。有些病例报告中,健康儿童短期口服或吸入激素会导致水痘发展得更严重,在英国,任何在前3个月接受过系统激素治疗的患者(吸入性激素治疗不在此列),不管剂量多少,都被认为增加了患严重水痘的危险性。然而,根据一项1996年完成的病例对照研究,激素并不是发生严重水痘的危险因素。
这个研究的样本取自两家医院分别从1974~1994年及1979~1994年之间确诊的水痘患者,他们免疫功能正常且年龄介于2个月至18岁。分为两组,一组是观察组,有严重的播散性水痘或合并细菌感染;一组是对照组,仅有单纯的水痘症状。近期激素暴露史的定义是“出疹前30天内使用过任何剂型的激素”。两组之间在性别、哮喘史、住院时间方面没什么差异;观察组的平均年龄稍高于对照组(6.0vs4.7岁)。分析发现,在167例观察组和137例对照组里,只有3个孩子有激素近期使用史(观察组2个,对照组1个)。研究结论是:免疫功能正常的孩子,近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似乎并没有显著增加严重水痘的风险,或明显低于此前公布的风险估计。近期激素暴露史似乎并没有增加严重水痘病毒感染的风险。
更多科普
部分参考文献:
Hofstetter,etal:Currentthinkingongenital
EndersG,etal:Consequencesofvaricellaa
PatelH,etal.Recentcorticosteroids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