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家庭教育鸡娃内卷 |
分类: 实事观点 |
冬奥会捧红的不光只是一个冰墩墩,还有一个谷爱凌,然后国内国外各种内外卷!
国内的家长不用说了,早就开卷,卷到什么程度,就是从小看吃饭,看身高,大了看思维能力,看各种证书,学习好那都是必须的。国内的卷完了现在开始又来说国外家长了,某音某书里蹭这个热度的就不少,我也理解,做视频嘛,要流量嘛,总得拿点社会热点来吸睛的。毕竟这个网络时代,流量就是广告,可时间久了往往就违背了初衷,变得没有意思了。(也有很多人叫我入驻这些平台的,我都拒绝了,因为短视频,根本无法表达出我想说的)
早上朋友给我看了一个小视频,是一个住国外的人说国外的中国家长怎么鸡家里的娃的,炸一看还真是那么回事儿:国外的中国家长不但从中国请好老师来补课,还要请国外的好老师补,学费一周8万,送孩子去补习班来回4小时,孩子高中课程读完了,开始自学SAT……中国家长这么一听感觉自己这里是不是又跟不上了,国内师资已经很好了,可我家孩子没有国外的好老师教呀!我们已经好几万上着补习班了,可也没有人一周就8万呀!我们更没上过SAT呀!得!内卷还没卷完外卷又紧锣密鼓中了。
其实真没必要!
就不说这个博主自己在孩子教育这一块可能并不是很懂吧,很多东西我们也不能光听一面之词的。首先我们要知道这个神秘的M国的SAT,还有什么Y国的IGCSE其实学的内容都差不多的,高中课程就是这些东西,别听到一个没听过的缩写就觉得很高大上了,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一个是美制学校入校的一个统考,一个是英制学校入校的统考,说白了和我们中国的高考差不多,区别就是考的次数多一点,可以从几次里挑最高的一次分数提交大学申请。孩子高中读的英制的就考IGCSE,高中读的是美制的就考SAT,再说明白一点,你要读美国大学,考SAT,要去英国大学就去考IGCSE。考试的内容其实区别不是太大,按专业有不同的科目区别而已。那我们中国考大学不也分文科理科,考的科目也是不一样的。基本上高中内容学扎实了,不管是SAT还是IGCSE都可以考好的。我家孩子就有考SAT的,也有考IGCSE的,都是我辅导,真没什么好恐慌的,不存在高中的东西都学完了,开始学SAT的说法,因为SAT就是高中的内容,没有新的东西出现。数学就是数学,步骤解法不一样,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样的。
再来说说国外家长在花几小时送孩子去补习班,国内的家长可能会觉得自己做不到这一点,自己是不是对孩子做得不够好?毕竟要上班,哪有四个小时送孩子去补习班的可能呢?是的!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很多国家地方大,出门就是要开私家车的,去个最近的超市可能就要开车半小时,最近的邻居住在几公里外……再加上国外补习班的确也不是满地都是,要上可不就得自己接送,来回两小时正常!不需要卷,就是生活习惯的问题,国外很多妈妈是全职太太也有这方面原因,国外的学校课时短,也没有像国内这么发达的送餐送货快递服务(买东西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再加上基本上每家都两个孩子以上,居住面积又大,老人不帮你带孩子……各种原因加在一起,家里怎么不需要一个人照顾?那又要把家里里里外外全都安排好,还要自己一天几小时去上班,女强人有吗?有!大把!你觉得这样的人就不卷了,还有比她更努力、更优秀的呢!要想自找卷,还怕找不到?放眼望去,全是能逼死你的焦虑源。
说到补习费用,每个国家国情不一样!你不能拿着自己国家的收入去说别人怎么花钱是不是?就是在同一个城市,不同阶级的孩子都有贵和不贵的学习班可以上。我本就觉得比较很无聊,现在还要国内国外来比,就更扯了。除了增加焦虑,能有什么可以给我们的?
就说我家孩子上的学校吧,当初入学的时候都是找得排名在前面的,学费也是贵的,可是然后呢?学校自己的排名会是升还是降你知道?可能你读完出来这个学校突然就不怎么样了,也可能你读完出来你这个专业又不怎么样了,找谁说理去?还有个运气问题不是。
再说难听点的,我们小时候,好看的女学生真的不多的,现在呢?马路上大把,一转身就遇十个!不管她是动刀还是动枪了吧,结果是一样的,你天生好看的女生不服?也动去,行呀!继续卷呗,哪有个头?这几年还开始流行单眼皮了,咋的?前几年开的,再去缝上?社会是在不停地变的,各种科技也是在不停地变的,对人才的需求也是不停地在变的,现在觉得好的东西可能过几年就没啥了不起了,真材实学才是真的自己的东西,内心的强大才是自我认知的关键,我们能做到的就是机遇来的时候接得住。
这几天在看《人世间》,原来的投机倒把份子,到了改革开放初期就是第一批下海经商的成功人士,每一个年代、甚至每过几年,别说是个人,就连国家对事物的标准、定性都会有所改变,之前还光荣着的工人,没过几年就面临着失业的危机,一句“这是改革中必须经过的阵痛期”你个人又能改变得了什么?但老实善良的男主不管在哪个年代里都是被喜欢的那一个,人心还是一样的,人类高尚的品质才是最应该追求和保留的。
我是个胸无大志的人,至于各种卷我也是很不以为然的,我家的小孩子参加兴趣班是因为他们说想去,哪天说不想去了,就停了;他们现在在学中文,也主要是考虑到将来我和他们沟通起来容易点,没指望真能学得怎么怎么样了,孩子们的天赋也不一样,同样的课程就是有学得好的孩子和学得不好的孩子。同一个家庭出来的孩子都是如此了,为什么还要要求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某某比呢?从家庭的自身情况出发,有的放矢,有所侧重的培养,保证教给孩子必须的德行与善心,是我可以做到的,在孩子面临问题的时候及时的拉回正轨,给他们足够的爱与关怀,我也只有这些能力了,已倾囊相授,毕竟我也不是谷爱凌妈妈这样的人物,自然也不会要求自己的孩子去当什么谷爱凌了。
明白物极必反的道理。鸡娃也别太盲目了,把自己整挺累的,孩子也过得不开心,现在不都提倡心理健康了吗?可再这么卷下去,要如何健康?
当然了,各种卷的文章、视频还是会层出不穷的,身边因为互相攀比,被逼着鸡娃的家长也不可能会少,在大多数人眼里我可能也就是个没本事只好走佛系的无用家长。我只能说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吧,只要自己觉得幸福,再苦再累也觉值得,路是自己走的,过得好不好,开不开心也真的只有自己知道,对得起自己内心就行,至于将来孩子的日子过得怎么样,真不是我们现在就可以计划安排好的,但他是不是个乐观内心富足的孩子,我们倒是可以加把劲儿的。
喜欢就转发关注吧,给佛系妈妈一份鼓励和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