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 |
回到老楼日子就这样慢下来,看看周围的老邻居们换了好多,留下来的都是一些老人家了。他们整天无所事事的样子,又好像特别忙的样子。以前一楼住着的老先生前些年去世了,他们家的房子就空关了起来。
那家的老先生平时和领居们不怎么相处,但每次出门都穿得挺体面的,总之和周围那些老头衫帮是不一样的。可就是因为人家的讲究就被楼里的几家人家看不惯!我总是以为我们这栋楼都是一个系统的,多多少少有点工作上的联系的,可现在才知道其实并不是,这里住的人还挺丰富多彩的,有机关的、有工人、有残障人员……当然这都是上一代的人了,现在这栋楼里几乎没有年轻人,有的也都只是租了这里房子的外城来打工的人。
话说回来,因为一楼那家老人的体面,被楼里几个老太太看不上,于是总是骂人家,说人家老不死的。我真的不懂这些老太太是不是真得很闲哟?我倒是很喜欢这种出入都知道得体穿着的老人家,往大里说,这种文明礼貌,给上海人市容都增色不少。可是楼里几个老太太老说人家,骂得可难听了,一楼那老头儿也不搭理,正好他家的院子是面对楼后面的大街的。人家就自己在院子这里开了个小门,从此不走大楼的正门了。我们惹不起就躲,不和小市井计较的大度不得不让人佩服。
老人家的老太太去世后不久,老人被送往养老院,没过多久也去世了,直到这个时候,我们整个楼的人才知道,原来这个向来体面的老人是中国的四大书法大师之一。我们这些市井小民,真的是有眼不识泰山,除了过年过节去问人家求两幅门联外,真的就太没把人家放在眼里了。
我一直有听过流氓变老了的说法,现在才知道这些倚老卖老,不讲理的老人真的是没什么可让人尊重的。一大把年纪了这个人看不上那个人看不惯的,就不能把这个心思用在自己家里人身上吗?那个老骂人的老太太以前还和住他边上的人打架,原因是她把东西堆门口,领居实在受不了了,叫她不要堆在他们家门口,结果两家人就吵起来了,后来还打了起来,很是热闹。仔细想想这家老骂人,全楼都不去招惹的住户活得并不一定开心,她家有两个女儿,个个都凶,好像也都没有成家,但从她们的表情上我很难读到满足和幸福的符号。这就是生活,你给生活付出了什么,生活自会公平的回报你以什么。
生活里的垃圾人,像一摊难以洗去的狗屎,谁都不想被黏上,一旦遇到了都只有自认倒霉。因为有了他们,人们装上了行车记录仪;因为有了他们,人们不敢轻易扶路上跌到的老人;因为有了他们,人们生活的小心翼翼,生怕不小心得罪了这些人。我不知道现在的中国社会对这些人的宽容度的底线在哪里,但是在迪拜,这种莫名奇妙就骂人的人基本上是会被警察关起来罚钱的,情节严重的还可以关个几天甚至驱逐出境的。
一个城市的发展程度并不只是表面的有多发达、地铁有多少线路、支付方式和快递的发达;更表现在与人为善的态度、干净的厕所、有序的行车习惯等方方面面……
中国在不停的向前奔跑,我的很多朋友从国外回来都大叫在上海太开心了,不想回去了。可是上海的精神文明建设真的需要再进一步,再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