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马世革记忆

(2016-01-30 20:19:18)
标签:

365

杂谈

叙利亚

难民

分类: 实事观点

 

大马世革是处女男出生的地方,那里曾经是我家每年都要去的渡假地。那里有处女男大多数的亲朋和他儿时的所有记忆,没想到,当时眼里的那些景物可能真的就会成为再也回不去的记忆。虽然我并不喜欢去和公婆一起住,但我会说:“如果可以有自己的家,我其实是很愿意定居在叙利亚的。”

是的,叙利亚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无论是在博物馆还是在大街上,你都能感觉到那种文明古国的力量。我特别喜欢坐在车里,把头伸出窗外看那些旧旧的房子,那种神秘与写满故事的沧桑让人有一种穿越感,仿佛回到前世的轮回中去了。那些看似旧旧的房子,给我带来的都是对历史无尽的遐想。

在大马世革的老城区有一个很大的旧市场AL HAMIDIYA,那里的商贩可能已在那里摆了几十年的摊。和小姑姐去的时候,她甚至知道拐角那个很不起眼的香水店的所有故事。他们和所有的商贩一样,对人热情,叫得出老顾客的名字,也会给游客高价。市场中心的大清真寺MO更是美的不像话,那高高的围墙把市场与清真寺分开,也把繁荣与宁静巧妙的融合到了一起。

就在大寺外有一排卖叙利亚乐器的小店,那里有一种三弦的乐器,有点像中国的二胡。我当时买了一把随便拨动了两下,发出简单的音,我还挺不满意:“就这么几个音呀!”“你要音多吗?网上下载吧,那想要多少音有多少音对吧!”年轻的老板开玩笑道。是的,文化就是这种简单!把简单的东西做出不简单的演奏才是艺术家们一直在追求的东西。叙利亚是整个阿拉伯国家里出艺术家最多的一个地方。

叙利亚本身是个包容性极强的国家,这里的伊斯兰教、天主教、犹太教都和平共处,宰牲节天主教的会来伊斯兰教人家里访问,伊斯兰教的孩子也会到圣诞派对上去凑热闹。我的公公就是伊斯兰教,而我的婆婆就是天主教,他们每年都要过两个宗教所有的节日。而学校里的朋友都可能是不同宗教的,大家互相理解,互相包容,和平相处着。

虽然大马世革是叙利亚最繁华热闹的城市,也有很多外国人在那里,但毕竟不如迪拜。我每次去叙利亚都会深刻体会到“自己是个外国人”的感觉。小孩子们会跟在我身后互相讨论我的国籍,去亲朋友那里访问也时不时被要求合影,就是去商场闲逛,都会有店员用生硬的英文来招呼我,倒也不是为了卖东西,只是想找个人练一下英文。不管走到哪里,被人偷瞄那都是家常便饭。不得不说,这里的大多数人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但这种淳朴又是让人那么的喜欢。

 

大马世革的交通也是比较发达的,大多数人还保持着做小巴的习惯,在那里生活哪怕没有车也是很方便的。不过大家开车的技术可就不敢恭维了,各种车辆在同一条马路上各种争抢,那个行人的包包好像就要被小车后视镜给带走的感觉。停车更是各种奇葩,我亲眼看到过一辆出租车要停到一个很小的竖车位里,于是他把前面的车往前面撞了一点,又把后面的车往后撞了一点,他才自己停进去了!所以大马世革的车子呀,遍体鳞伤那是很正常的。

至于在那里生活的人,可能各种宗教在一起的关系吧,这里还是很开放的,男女生是可以在马路上搭讪聊天的,也有拉着手逛街的年轻的,有很大一部分叙利亚人就是在大学里谈恋爱才结婚的,这里的大学没有不可以结婚的规定,所以很多人一边读书,请几天假回去结个婚,过几天回来接着上课。还会出现女学生上大学上到一半怀孕生孩子去了,然后过几年回来接着把书读完,把文凭拿走的事情。这个国家的人结婚的年龄比中国人早很多,这里有着先成家、再立业的想法,女孩子读完大学就结婚的是大人群。叙利亚女生与黎巴嫩女生一起被评为是阿拉伯女生里最时髦的,很多叙利亚女生打扮的很过份,在迪拜呆久的我一度很不习惯。而在叙利亚的伊斯兰女生是不穿黑袍的,蒙面的也极少,她们穿各种便装遮盖羞体,从打扮上是很容易看出这个女生是叙利亚人的。

大马世革其实还是比较穷的,那里吃东西特别的便宜,棉制品是当地的一大特色,人们的工资并不高。我有过去博物馆被工作人员直接要小费的经历,所以很多叙利亚青年都很想到别的大城市打工,可以嫁到迪拜去也被很多叙利亚女孩子视为满意的选择。可能因为这个地方的民风淳朴简单,女生们择偶的条件在我看来都很幼稚。和他们其实很好相处,那种热情随时可以溶化你。有一年我去大马世革,随手把自己在用的吸奶器给了同样正在哺乳期的一个远亲,我甚至都不记得到底是哪家了,可后来那家人从奶奶辈到孙子辈对我都非常的好,只是一个吸奶器她们就能念叨你一辈子的好,让人顿时感到助人为乐原来可以这样美好。

那年走遍了大半个叙利亚,一路上各种风景,而今天想到那些都已被炮洞代替,难免一阵心酸。当初谁也不会相信,叙利亚这么一个文明古国怎么可能打得起来;当初谁也不会想到,这片宁静的土地会被破坏到面目全非;当初谁也不会猜到,这些简单而直白的人民会受到这样一种待遇。我认识的那些人大多数还在叙利亚,他们有的是没有办法离开,有的是不愿意离开,三年!三年内叙利亚离开了一千万的人口,但有更多的一千万还在那里,对待难民我们更多的有着审视的态度,但要记得他们原来都有家!并不是说他们没有钱了才出去当难民的,他们是真的生命受到了威胁才离开的,就是现在很多已经离开当了难民的阿拉伯人,他们仍然在等,一旦战争结束,他们还是要回家的。

大马世革我心中美丽的那份记忆,我们可能再也没有机会看到它原来的样子,作为一个外国人想到这里都是无限惆怅,何况叙利亚人民呢?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吧,又有什么比丧家失国更让人悲伤的呢?

 大马世革记忆

 

 

 

本文首发于《迪拜中华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