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356育儿责任感 |
分类: 家有五子 |
周四还是按习惯孩子一放学回来就带他们出去玩。不同的是,以前每周四都是我自己安排,现在几个大的各自有意见,于是变成他们自己讨论好,我带带着小的娃和他们一起去。孩子越来越大了,主意也越来越多了,所以现在我们出门都会问一下他们的意见。按管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个团队如果是5人以内的,那么是应该互相讨论一个结果方案的;那如果超过了五人的话,就需要由团队领导决定方案,其余人执行就可以了。现在2个小的孩子,在玩的方面还没有什么意见,所以出门玩,我们是不问他们意见的。但是如果要去餐厅吃话的话,我们如果使用征求每个人意见的话,那往往到最后吵了半天,没有一个人真的会满意,因此按过5领导决定的原则,由我或者处女男决定去哪里吃,他们全部服从就成了,不服从也可以,你人还是要去的,不吃也要看着。游戏规则就是这样。
这个周未,孩子的学校发了一些电动城的优惠券,于是三个大孩子都一致说要去那里玩,老大老二还各自邀请了自己的好朋友和我们一起去。这样一来就变成我一个大人要带大大小小七八个小孩子去一个电动城玩。这么大的孩子了,甚至都不用我和别的家长打电话,孩子们就自己都已经安排妥当了。
如我所料,电动城里挤满了小孩子和家长,孩子们一到了这种地方自然又兴奋的不行。我给大的几个孩子每人买了一张玩游戏用的卡。老四、老五先和我一起在娃娃城里玩了一会儿,就觉得无聊了,我只好跟着带着他们去找几个大娃。孩子大了就是这点好,他们扎堆玩,并且知道玩在一起才更有意思。所以要找一个孩子难,要找一堆就容易很多了。
老五还是坐在小推车上的,老四一个人跑在前面,我在后面推着老五跟着他,可人实在太多了,这给还要推个推车的造成很多困难,基本走不快,遇到游乐城设计中的瓶颈部分,我眼看着老四一个人已经过去老久了,我在后面怎么都挤不过去。
在我正着急的时候,老四已经又跑回来等我了,看来他已经知道跑一跑就回头看看妈妈在不在的道理了,如果妈妈不在他自然知道要回来找妈妈,是不是说明这个娃基本上不会自己走丢了呢?孩子越来越大,我是不是就可以越来越轻松了呢?
很快我们就找到了和同学们在一起的大孩子们,他们看到我们过去了也特别的高兴。老大立马把他手上的游戏卡给了我:“妈妈,里面还有15个玩具可以玩的,我就玩了几个。”这一次我们用优惠券买的是25个游戏项目一张的游戏卡。
“那你带着老四去玩吧。”我继续推着老五,老四就已经加入了大孩子中间去了。
“那我带老五去玩!”边上的老二跑过来就要解开老五的推车。
“好吧,但是你把老五带走的,你要看好他哦。”我说。说实话,如果只有我和老四老五在一起,打死我也不会让老五下地走的,因为追两个是根本追不上的好吗!
然后一群孩子就在差不多一个区域开始玩起来,我在边上找了一个可以看到他们所有人的凳子坐下,但这么多孩子,中间还不停的有小孩子跑来问我要水要果汁喝什么的,我真的有点点看不过来。
老大和老二的同学都是和他们一样的高年级的学生,我们常常一起玩,那几个孩子在我看来都是特别懂事的孩子,我家小三的几个的游戏卡用完了,他们的朋友都会拿自己的卡给他玩。在阿拉伯的大家庭里,似乎所有的小孩子都是自学“分享”这个词汇的。
没一会儿,孩子就开始跑东玩西起来,而每过一会儿,老大就会跑到我面前问:“老四呢?”“老五呢?”“小三呢?”
我发现,都不用我自己时时看着,老大已经自己知道看着弟弟了。中间有一次他一边问我老四呢?一边已经走进刚刚老四在玩的那个区域里了,我在门口看到他在挨个的游戏机那里找老四,越到后来那个表情越着急,而这个时候老四正在从那个区域边上的另一个区域跑向我们。其实这里每个区域都是相通的,我坐在中间的地方,小孩子一多,难免有几个从我眼前漏网的。
老大在那个区域里没找到老四,正带着哭丧的脸跑出来要告诉我,就看到已跑过来的老四,然后他立马蹲下来一把拉过老四紧紧抱住,嘴里带着抱怨的口气叫着他的名字,然后对着他的小脸就是一阵亲呀,那个样子完全就是刚刚掉了孩子的亲娘找回儿子的表情嘛。与他相比,我倒像个没有关系的人一样,木木的站在边上,娃丢了不找,娃回来了不抱,这样是不是有点不应该呢?可这个亲情戏都被老大演完了,我再演一次还有观赏性吗?关键是,我根本就没有老大那么着急、那么入戏呀,哎。(这个话不要告诉处女男,他会杀了我的。)
很多人也许会纠结要不要二胎的问题,我是觉得可能二胎真的会给你带来很多的压力,但对于那个大孩子来说,家里有弟弟或者妹妹,真的是一种最好的教会他责任感的方法。我甚至都不记得有没有特意去教孩子们这些,因为时间久了,在生活的潜移默化中他们的这种责任感,就是与生俱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