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365回国见闻育儿上海 |
分类: 家有五子 |
带着老二老三到上海目的其实就一个,让这两小子学中文,因为他们的中文实在是很差的。虽然平时在家里我也是努力和他们说中文的,可是光听的懂却不会说的老二永远用阿文回答我,说着说着,我这边就不知不觉被他带跑调了。小三就更别提了,我和他彪了一段中文后,人家瞪着水汪汪的大眼睛说:“妈妈,你说阿文吧,我没听懂!”好吧,挫败感就是这样像一记耳光打的我两边脸都疼。
来了中国一周了,老二同学的中文突飞猛进!已经开始和别人交流了哦,大概会是这个样子……
地铁上,两个阿姨对我们一阵指指点点:“你看,那两个小孩,长的帅吧!像新疆人一样的诺。”
老二立马对人家看过去了,我说你怎么就确定人家是说你呢?这种不要脸的精神一定是遗传处女男的,和我一点关系也没有哦。
“嗯,外国小孩子吧!”另一个阿姨接口道,“哎,是外国小朋友对吧!?”阿姨永远自来熟的对我大喊,不管我想不想回答的。
“哦,是新疆人。”为了不用回答太多问题,我总是处于和稀泥状态。
“什么?”老二在边上不答应了,“妈妈,外国人是什么意思?”
“不是中国人就是外国人。”我简单回答。
“哦!我-司-歪-够-人!”老二操着一口新疆调调对着阿姨们就聊过去了,“我-不-司-肿-够-人!”
我说,老二,其实你不用解释的,中国人能像你这么说话的还真不多!
老三还是不太愿意开口,我到现在还没有太搞清楚,我们和他说的中文他的辨识度是多少。但他的嗓门依然很大,特别在公共场合,本来可能我们并没有太引起人家注意的,小三同志一彪阿文,边上的人立马齐刷刷向我们行来瞩目礼,胆子大的人直接就问:“这小孩说的什么话?”如果那样,我又要解释,很麻烦。
于是我和孩子们约定,在中国我们说中文,特别是在外面,你们互相之间说话也尽量说中文,实在不行了,要小声说阿文。
接着…………
在人群里,老二说:“卖吉大(MAJD的中文音译应该是麦吉德吧)~泥不摇国曲!”一群人回头看我们,只有老三烦躁的看着老二,他很不喜欢这个名字;
在公园里,老二说:“卖吉大,国赖~~(这里是抖音)!”又一群人回头看我们,老三继续烦躁的看着老二;
在餐厅里,老二对着服务员说:“我摇这歌!”一群人回头看我们,服务员一脸‘我去,你在唱戏吗?’的表情看着老二。
老二倒是挺得意的,每天继续操练中文中,苦了边上所有的旁听客。反正就是这个新疆调调,你们凑合着听吧。当然啦,欢迎翻译老二的那几句话,你们能猜出他在说什么吗?
习惯了出门有车的小三同志这几天可是苦坏了。特别是和外婆一起出门,我们坐地铁的机会就比较多了。
其实老二倒是很想坐一下各种车的,什么地铁、公交、还有他非常向往的电瓶车,每每经过一排排的停车点时,他总是指着电瓶车问我可不可以坐。
但老三就比较土豪了,在他心里只有一个交通工具——TAXI!于是……
在从超市回小区的十分钟里,他说:“出租车呢!”靠,十分钟步行你打的,想外婆骂死我吗——小小年纪走几步路就这样娇气,教育的失败呀!
在步行街他说:“出租车呢?”靠,步行街好吗大哥,有出租车个屁!警车倒是有,我不敢也不想坐。
在老城隍庙里他说:“出租车呀!我脚疼!”结果在去找出租车的路上遇到各种小店,老三一家家挑的比我还带劲!完全忘记出租车长啥样了。于是,我就不懂他对出租车的爱到底有多深了。
总之,一周下来,老二已经学会了用筷子,学会了奇怪的新疆调。小三呢?再给点时间吧,希望下周会有进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