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鱼(一)

标签:
爱情故事情感 |
鱼儿出席公司的国庆庆典活动,其实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也就是公司为了联系老客户发展新客户的一种手段。带着几个老客户一起出去吃吃饭唱唱歌的,当然了老客户总不会独自前来,一般都会带来几个朋友什么的。
于是鱼儿就坐在一堆陌生面孔里面,同事们忙里忙外的招呼着,鱼儿不动,到也不是不努力工作,只是她总觉得这些事情有点三陪的意思,应酬她还真的不会。这不,不一会儿老板就给了她一个大白眼,是呀,那么多可发展的新客户你却像个死人一样屁股都不动一下,有这么卖保险的吗?清高什么呀,谁叫你白白读了几年大学却找不到别的工作呢?认命吧!生的不是年代呀,父母都是插队知青,等到好不容易回上海才生了她,而且他同学的父母偏偏还大多是那种的。于是同时回沪的知青,同时生了孩子,这下可好了,光小学就有十二个班,一路读下来学校什么都缺,独独不缺学生!到如今,这批莘莘学子都长大成人了,于是都面临着相同的问题,找不到工作!
被老板瞪得实在过不去,鱼儿决定豁出去算了,于是转过身,笑脸对着边上的客人。原来边上的那二位是一位老客户带来的,那位客户还是经理的朋友,现在正抱着麦饶有兴趣的高歌着呢。而这二位是她的二个表哥。
“这里不好玩?是吧?”这是鱼儿对松的第一句话,松表现得有些缅甸,抓抓头傻笑了一下,“这种活动本来就是这样的嘛。”
于是二人有一句没一句的搭着,多是鱼儿问一句,松答一句,老老实实的。中间他就主动说过一句话:“这个是我表哥,我们一起来的。”边说他边拉过边上那个帅哥。当然这么说也不能说松不好看,只是俩个人完全是二种风格,旁人是完全不会把他们二个想像成兄弟的,表亲……“可你们俩个一点也不像呀!”
“他爸和我妈是兄妹,他像他妈我像我妈。”松回答。鱼儿再打量了松一眼,这长相还好是个男生,如果女人长这么小眼睛估计就嫁不出去了,当然这么说也不准确,毕竟他妈不生了这个儿子了嘛?
这时他们的那个表妹扭着腰就来了,劈头就说:“这二位是我表哥,他们可都是能人呀,一个是国家二级运动员,一个是高材生……”鱼儿还是陪着笑脸,看她的打扮还是不要招惹的好,这个气场呀!!
然后那天鱼儿就和这二位聊着天,玩着小游戏,还问过方要了电话,一个叫松,是个搞运动的;另一个叫炯,在读研究生。
结果只有炯回了电话,并且表示很高兴参加活动。于是在圣诞的公司活动里,鱼儿见到了炯。因为是她请来的客户,她自然多照顾了一下,炯也很有兴致的玩了一晚,炯说那晚的鱼儿很美。
第二天鱼儿接到炯的电话,他请她吃饭……差不多的年纪,差不多的家庭背景,让他们渐渐成了朋友,真正意义上的那种朋友,无话不说的那种,他们常常一起去逛街,二个人无目地的到处走,天南地北的聊天。时间久了,炯叫鱼儿兄弟,他们会搭着对方的肩,哼着歌大步的走在人群里。他们互相说着心事,炯说:“在读大学的时候交过一个女朋友,结果毕业时那个女孩子和一个更有钱的男人走了,就这样被她放弃了。”说到这事时,炯很伤心,还说他一直穿深色的衣服,就是觉得心理还有阴霾。鱼儿听到这里时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有点伤心,有点可惜,还有一点点高兴,她自己也说不清楚那是为什么。对他来说,炯就像是积优股,现在看来没什么,但总有一天他会大涨。所以现在就能认识炯其实是件好事,虽然作为学生身份的他没有什么钱,他们出去吃饭的话还常常要鱼儿请客,但和他在一起,鱼儿很放心,她大可买很多便宜货,然后让炯一包包的帮她拿着,或者二人跑到便宜的快餐厅大口大口的吃个痛快。炯会高兴的拍着她的头叫她慢点吃,并发誓不会和她抢,但嘴里已塞得满满地……有时他们二个去外滩看黄浦江,鱼儿听炯说他小时候被寄养在奶奶家的事情,听到炯小时候打破热水瓶,被开水烫到,心里就很痛……有时他们会到人民广场,看音乐喷泉,在喷泉边上吹泡泡,鱼儿在炯吹出的泡泡里跳呀跑呀,她觉得像孩子一样幸福……还有的时候他们会坐在KFC面街的座位,二杯可乐一包大薯条,看街上来来去去的女孩子……有时候鱼儿会偷偷地看炯,他真的很帅,侧面更好看,鱼儿喜欢看他,觉得他和谢廷锋很像。
对炯来说,鱼儿单纯得像个孩子,她好像没有不开心过,她像精灵一样思法没有一点逻辑,像孩子一样一直呆呆的傻笑,说一些简单的笑话然后自己笑到前赴后仰的,炯看到鱼儿笑的样子,也就跟着笑起来了。炯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爱着她,他只知道和她在一起很轻松。他叫她兄弟,是因为她和别的女孩子不同,她不作作,她像男孩子一样大声的笑,她还很义气,并且她机灵得很,常常拿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难倒他。他喜欢有这么一个兄弟,他喜欢搭着她的肩听她大声唱歌……在心里,他当她是一个孩子,一个不会长大,也不希望她长大的孩子。在她面前,他从不掩饰,开心的不开心的事情他都想告诉她,然后让她陪着他开心或者不开心。
就这样他们走过了大半个年头,这半年里她换了份工作,他已经着手写毕业论文。那天发工资,鱼儿下班后约了炯去逛南京路,她穿绵布格子的衬衣,一条修身的牛仔裤,因为新工作的清闲,鱼儿最近胖了,脸色也好多了,脸颊总是红扑扑的,炯说很有手感,说着就在她的脸上捏了一把,“很痛呀!”鱼儿抱怨,但没过一会他又来捏一下。
逛了一会儿,炯手上已经拿着几个购物袋了,不过他只是拿着,买东西的钱是鱼儿自己的,鱼儿觉得叫他拿是天经地义的,谁叫你是我兄弟呢,兄弟不就是要肝胆相照,俩肋插刀的嘛。走着走着,迎面走来一对情侣,女孩子正在打男孩子,大概是动作太大,让人不得不去注意吧。同时他们也注意到那个男的是松。二个人呆呆的站在那里,等松他们打到面前,松也呆住,接着就是互打招呼,松还记得鱼儿,居然叫得出她的名字,然后兄弟俩又说了几句就告别各走各的了。那次是炯第一次和鱼儿谈起松,好像他们虽然是兄弟,但并不是常常来往,也就过年过节时在家庭聚会时才会见面罢了。
晚上鱼儿回家,却接到松的电话,他告诉她,他一直在等她的电话,她说打过的,你没回,可能是电话记错了吧。他又对她解释,刚刚那个女孩子不是我女朋友,只是从江西来的老同学,从小一起长大的,像兄弟一样的。像兄弟一样,鱼儿想,那是不是像我和炯那样的兄弟呢?大概吧,炯不也会捏我的脸嘛?
然后他们有一句没一句的聊天,居然也打了一个多小时的电话。等和松的电话才挂断,炯就打电话进来解释,说:“他问我要你的电话,我不好意思不给。”鱼儿说:“没关系,松人也挺好的。”他又说:“松平时从来不给我打电话的,我看他这次有问题。”鱼儿不明白这是什么问题,他问你要一个认识人的电话,这有什么问题?鱼儿不懂,也不愿去懂。
接下去的日子开始有了些小变化,炯渐渐地开始少一些打电话给鱼儿,大多数时候是鱼儿打电话约他出去,但每次鱼儿有要求,他都会马上答应,出门的话也还像以前一样,只是他来没有对鱼儿再提起松。可松却常常打电话给鱼儿,约她出去,请她看电影,陪她上进修班。于是鱼儿叫松兄弟,因为炯是她的兄弟,松是炯的兄弟,那么松也就是她的兄弟。松是个很好相处的人,性格比炯来得开朗得多,整天笑嘻嘻的,对鱼儿说很多有趣的事情,鱼儿喜欢听他说话,他说话时小眼睛里放着光,一闪一闪的,当时流行一首叫“单眼皮女生”的歌,松就自己叫自己单眼皮男生,并很认真的说,他现在处于主流地位,像鱼儿这种大眼睛女生为非主流。
鱼儿每周有三天都有进修课,她在修法语,本来只是觉得好玩就去学学,没想到学到后来还认真起来,现在已经可以有板有眼的说几句了。松就天天陪他去上学,进修班总是有学员不来上课,老师也不点名,时间久了,大家都觉得松就是这里的学员。他也不理别人,鱼儿上课,他就坐在她边上给他削铅笔,拿她的脸来画漫画,在他的笔下,鱼儿觉得自己看上去有点像“阿拉蕾”松喜欢给她加上大大的眼镜,松说这样的鱼儿看上去更可爱。然后他们去吃五块钱一碗的馄饨做夜宵,二人点二种口味,然后混在一起吃。时间早的话松会送鱼儿到家门口,时间晚了就直接赶末班车回体校。
这样的日子里,鱼儿觉得很幸福,有二个大男孩呵护着自己,松天天会有很多新的有趣的事情告诉他,有什么心事可以告诉炯来听,鱼儿从心里喜欢着他们二个,哪个喜欢得更多一点,鱼儿自己也说不清楚。只是松相对来说主动约鱼儿多一点,于是他们相处的机会也就多一点,而炯也在忙于毕业的事情,很少约鱼儿出来,但他们常常会整晚打电话,好几次电话的手提都没有了电才不得不挂断……
(故事还很长,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