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明说】真心把学生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真心把学生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刘文明
“中午睡不好”“一下雨就堵车”“小卖部部分产品不仅没回归原价,还涨价了”……近日,云南省石屏县第一中学专门设置的“吐槽墙”,在网上得到广泛关注。针对学生的意见,全校领导在“吐槽墙”前开会办公,能现场解决的,立马安排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拿出方案和计划去落实;对于一些不合适的意见,也会向学生作出解释。(3月5日《中国青年报》)
学校与学生之间,本应是相互成就、共同赋能的共同体关系。这种关系的和谐构建,可以助力全社会良好教育生态的营造。学校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相互赋能是教育成功的基石。学校积极主动倾听学生的声音进而进行管理修正、工作改进,学生积极配合学校的管理和教育,双方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
目前而言,绝大多数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里。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基本上都在学校。老师作为教育的直接实施者,一方面在课堂上想方设法因材施教,把书教好,把学生的学习热情鼓舞好、学习习惯养成好,促进学业成绩提升;另一方面把目光投向学生生活日常,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他们的意见建议,关切并及时解决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急难愁盼,为学生成长成才做好高水平保障,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学校温暖,体验到老师关心,进而安心学习,无忧生活。
在三全育人的大语境中,还特别强调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坦诚地说,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不可能事事都依赖学校和老师,凡事还是要靠学生自己,遇到急难愁盼还是要先尝试自己去解。因此,让学生有意识地锤炼自己独立思考和自我解决问题能力,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这本来也是实践育人的核心要义之一。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学校和老师肩负的神圣使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要求教育者有这样的使命认知和情怀认同,切实做到以学生为本,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己任,真心实意地将目光放远,把学生放在首位,把学生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用心用情用爱培养优秀人才,和学生携手共进,打造一个充满活力良性温暖的教育环境。但愿各级各类学校都能从石屏一中的“吐槽墙”上得到有益启示,虚心听见、听进学生的每一个声音,立即改马上办瞬间回,营造一个充满关爱、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让每一个学生的意见都被重视,让每一个学生和家长都很安心,让每一个学校都被信任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