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生可爱】共同把办文办事功夫练好
(2024-11-24 20:39:53)共同把办文办事功夫练好
刘文明
审核、审批工作是机关单位一项常规工作,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在涉及用印和公文审核时,具体办事人员往往觉得仅仅就是盖章用印、发文改稿这么简单,领导写两个字“同意”,事情就办好了,其工作任务就结了。
老实说,早先,我们对此认识并不深刻。但是在姚书记分管我们之后,因为她对这一块有着严格的要求,倒逼我们逐渐养成了比较好的习惯,形成了基本固定的程序。比如,在我们的用印审批环节,我专门设计了一个申请用印的说明模版,从用印的依据、用印的具体事项、用印时间要求几个维度,给大家做了明确的工作指引。
因为涉及基建、修缮等各类项目比较多,所以这个用印说明的模版,基建办的同志们用得比较频繁,也比较熟悉。但其他部门用得不算太多,有时候因为用印事项很简单,他们往往没有按照我定的模版去写说明。大多时候,我在审批时,没有纠结,便自己动手动口,简要向发起人了解情况并简要写上几笔,就把情况说清楚、直报书记审批了。
我没有退回给当事人重填重写,一是因为图懒省事,怕多费口舌,讲了半天的功夫,我自己都可以了解清楚了、搞好了、办妥了。二是怕来来回回沟通交流,会耽搁宝贵时间。
说白了,我在审批中,少了反馈修改和举一反三这两步。对于爱学有心会琢磨的人而言,他们可能会刻意留意到我的修改补充,可能还会继而反思我为什么这样修改补充。能做到这一点,带团队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但是很有可能的是,很多人往往只是关注结果,没有关注过程,并没去看我是怎么修改补充的、更没去琢磨为什么要这样修改补充。老实说,这样就没有起到应有的教育人、带团队的作用。
上个月月底,姚书记带我们外出学习,我对此有了新认识、并决心做出改变。在写给书记的学习心得报告中,我明确表示,要从点滴工作细节做起,强化培养队伍的意识,扎扎实实地把队伍带起来、把事情管起来、把工作干得更好起来,和大家一起努力,共同进步。
认准了,就立行立改,这是我们的办事风格。
周五的时候,基建办的马清华老师在基建办群里发上他起草《关于番禺职院排水单元改造工程绿化保养及书梯质量问题的函》,并@欧阳科长、分管的长辉副处长和我。
这份函是要发给该项目施工单位的,代表着我们处的工作水准。因此,我打印出来,拿起笔来,从标点、字词句和内容上认真修改了一遍。
改完之后,我拍照发进了基建办工作群。我@所有人,明确要求大家务必认真阅读我的修改,领会修改意图,体会修改的原因。我还在旁边写了几句文字:
1.文章中的字要对齐,是一个基本要求和规范。这个形式审查是应该第一眼就能看到的、避免的。
2.要正确使用各类标点符号。强调一下,根据规范,数字顺序后用小圆点“.”而非顿号“、”。
3.今后公文行文所有的标题一律用方正小标宋字体,字号为小二号字;正文用小三号仿宋体。
4.所有各位,请认真对待各类公文行文。因为文如其人,行文要讲究信、达、雅。行文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的工作态度、水平和作风。
5.提醒各位,凡今后提交文稿,务必按照科长、副处长的流程,逐层把关,审阅修改。
第一处不妥是,基建办朱宏平工程师发起的工作请示,已经分管副处长审批同意。朱工这样写道:
原保卫处外墙及内部装修改造工程,目前除智能化分部分项未完成之外,其它施工图和清单约定的工作内容全部完成。根据实际进度,智能化分部分项估计在12月中旬无法完成。为了确保支付率,申请调减剩余部分资金909448.78元,调剂到日常维修维护费(修缮类)用于支付完工项目欠款。
这么一笔大额的资金调减,是一个严肃的事情,涉及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应该在审批前开展一些列的决策调研。比如,我们要与计财处协商,得到计财处认可。还要明确调减后,如何确保该项目完成后所需经费。如果已经协商同意,要把这个过程和协商结论写进这段话里。如果没有,立即要去协商,之后再跟书记口头做报告,征求其意见,之后再行文审批。
该流程很快被我退回。上面这段话就是我写的回退意见。这个意见还被我发在了后勤处的工作群里,让大家都来学习观摩。
第二个不妥是,综合科刘海兰老师发起的一份用印申请。这个申请里啥也没说,只是附了一份车辆出入市政府大院《申请表》和《承诺书》。
这件事我知道,是依据早先几天市政府办公厅所发的通知,要求我们为需要的车辆,向办公厅提出申请办理通行证。
我知道情况,但是姚书记不一定知道。不知道,书记就不好决策。
所以,申请要写得清清楚楚才好。这件事也很简单,我立即打电话给车队刘昌双队长,就相关情况咨询他。
根据他的回应,我在办理审批意见栏目写道:
根据市政府办公厅通知,结合我校实际工作需要,拟为林书记、马校长交通用车以及另外一辆公文交换车共计3辆车申请进出市政府通行证。按照要求,需要在申请表和承诺书上用印。请书记审批。
此事,也被我作为一个案例,写到了后勤处工作群,请各位在今后工作中参考。
大家一个接着一个的回应“收到”,让我很欣慰。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本着提升工作的原则,有问题、有不足不可怕,就在内部直言不讳地暴出来,提出来,让大家知道问题所在,并立即举一反三,整起来、改起来,我们工作一定会越来越精细,越来越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