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生可爱】“书梯”就要来了

“书梯”就要来了
刘文明
我们学校的第一座图书馆叫做旅港番禺会所图书馆。叫这个名字,就是为了纪念在我们建校之初,曾经给与大力精神和财力支持的旅港番禺乡亲们。我们用这种方式凸显我们的感恩,以及用这种当时开展对于学生的感恩教育。
新图书馆大约是在2010年前后建成的。新馆就在老馆的后头,二者紧紧地接在一起,融为有机整体。后来,因为发展需要,学校在老馆一楼建设了校史馆,展示学校办学历史和成就,也成了一个网红打卡点。
国家“双高建设”实施之后,我们学校整体挤入,同时,艺术专业和珠宝专业两个专业成为双高专业。在艺术专业的建设中,学校通盘考虑,将老图书馆的一二楼建成艺术科技中心。
因为艺术科技中心需要独立封闭,原来作为学校图书馆的正门,就成了艺术科技中心的正门,而图书馆的正门只得改成西门。这个西门,没有对着学校的主干道。
图书馆作为大学重要的教学科研和图书情报信息场所,代表着学校的水平品味,很受关注。
所以,好几任校领导,都曾经提出过设想,能不能把图书馆西门前的小树林进行修整,建成休闲小花园,并铺设台阶,直通陶吧和艺术学院之间的主干道。至少,我就听第三任校长张连绪教授以及现任的林书记,不止一次地讲起过这个事。
领导们讲出来,我们就记在心里了。
学校校园环境改造工程开工后,项目负责人马清华老师,就把这个事当成个事,有事没事就在谋划了。我们的想法是,其他的项目,能抠就抠,能省就省,项目结余的钱,我们就通过变更的手续,让领导们多年的愿望,在我们手里变成现实。
当其他项目有序推进得七七八八时,我跟马工商量,赶紧请设计单位,拿出这一块小园林改造以及图书馆台阶的设计稿,我们先征求领导意见,再上学校会审定。
林书记和分管的姚书记看了我们的设计稿,分别给出了一些意见建议。修改完善后,我们再分头报领导,他们都已基本认可,同意上会,并让我们抓紧推进实施。
学校的决策层认可了。我们干的方向就定了。但是,校园建设是大家的事,我还是想试探性地再听听师生的意见、建议。干这事,我有自己的基础,我的微信里,师生粉丝7000人,通过朋友圈,就能收集到大家的反馈。
说干就干,马上就办。4月24日晚上,我在微信上发布了“【小调查•喜欢这个书梯不?】”并放进了我们的设计效果图。我很动情地娓娓道来:
各位,我们一直在想啊,想在陶吧旁,开出一条台阶路,直通图书馆正门口。
这个台阶,我暂时唤作“书梯”,借高尔基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之意。台阶以石头铺成,坚实厚重。设计宽度是12米,台阶有五层,取学海无涯之意,约有百步之阶。
该台阶设计以突出生态、书韵、艺术、实用为核心理念,设计施工中,我们尊重生态,凡是遇到榕树,我们均保留保护,让台阶为其让道。台阶建成后,师生可三五成群携手行走拍照其间,也可阅读静思休闲安坐于其上,也可成为集体合影合照的地方。台阶两边,花花草草点缀,建成微型园林景观。我们在想,此处未来,比必成网红打卡点。
站在台阶下,面朝图书馆,仰望书山学海。左手的“陶吧”,突出手与脑,眼前的“书梯”突出道与术,前方图书馆突出知与理。这是一幅美好图景:一群番职匠心匠人,上下求索,络绎不绝。
就是想问问诸君,您喜欢不?因为您喜欢了,我们干活就有动力了!
这条朋友圈,迅速得到了强烈反响。无论是点赞量还是留言量,都创造了近期的记录。大家的留言,都是一边倒的肯定、赞美。甚至还有一位同学迫不及待地说“希望我毕业前能看到。”
这一波征求意见,更加激励了我们。我跟马工商量,走完流程,立即施工,用一个月时间,争取5月底6月初建成学校新的网红打卡点“书梯”,以实际工作答谢师生,以酬职责,让我们这一届后勤人为学校、为师生留下点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