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生可爱】匠心,来自自己动手

匠心,来自自己动手
刘文明
12月8日是周五。那天下午,姚瑶副书记去物流学院参加一个活动。当她在电梯旁看到一块楼层指引牌标识并发现有错误时,便随手拍了一张照片发给我。“这些标志牌请尽快更新!要有长效机制。”她还如是留言提醒我。
正所谓熟视容易无睹。她讲的这个情况,我自己很早之前就注意到,而且曾经也在心里嘀咕过,有关部门应该及时更换才好。后来在这个九号楼工作了好几年,天天都会看上好几遍,见惯不怪,也就再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了。
说老实话,即使我到了后勤处工作,即使我自我感觉工作还算细致,我也没有动过一点念头,把这里的指示指引牌子更正一遍。当然,这也事出有因,不能怪我不作为,因为我觉得核准名称、更换牌子未必就是我们后勤部门的活儿。
不过书记一说,我就得落实执行。于是二话不说,立即接过任务,向书记表态:“收到,书记!我们马上安排落实!这个工作其实还涉及到我们行政办公楼的一号楼和二号楼。”因为我知道,那里的很多指引牌,也都不准了。
话音一落,我就打电话告诉广告公司的魏总。他是我们学校毕业的学生,成立了一家广告公司,主营面向我们学校的广告业务。这家公司在我们学校广告业务服务商的库里,据我了解,找他质量靠谱,价格还很优惠,干活速度还快。
我把任务跟他简要说明,请他立即组织人员,利用周末时间,去把九号楼、一号楼、二号楼的电梯口的指引牌进行核对、更换。因为一二号楼每间办公室都贴有门牌号和单位部门和科室名称,所以,我请他们自己逐个办公室去核对,之后把电梯口的导引指示牌进行更换即可。九号楼的电梯口指引牌,变原有详细三级(二级单位下设的教研室、教学功能区)指引为仅仅指引到每层的二级部门如“一层:智能制造学院、建工学院”“四层:现代物流学院”即可。
一直都想着魏总速度快,可以利用周末时间搞定。所以,我当时要求他“周一搞定换好”。不过他没有答应,而是告诉我,可能没有那么快。
慢工出细活,给点时间,或许可以做得更细致、更精确。我退了一步,请他尽快完成。
快速奔跑着的学校,带跑着我们每一个员工。一连几天都在忙忙碌碌中度过。12月12日是周二。工作间隙,突然记起此事,我就直接问魏总:“你那牌子给我们换完了没有?我本来要求你星期一必须完成的哦。”
一定是在第二天,他就完成了更换任务。虽然他没有给我发信息,但是,还是被细心的我给发现了。
不过,我也注意到,新指示牌子还是有不少不准确和错误的地方。最为明显的标志是,二号楼的六楼还标有“资产管理处”的名称,其实这个单位早就没有了。一号楼有一处写着“校报新闻处”,学校压根就没有这个机构,要么是新闻中心,要么是校报编辑部。
蓦然之间,我也意识到,确实这些年学校机构变了不少,办公室调整也是不少,光靠门口的门牌、仅仅由广告公司去核对,远远不够,还需要我们做得更细。这件事,不能图懒省事,更不能做甩手掌柜,需要我们后勤处亲自上手,否则还会有错,还会耽误时间。
本来吧,很想把这件事交给后勤处办公室的同志们去做。仔细一想,一方面是同志们很忙,各有各的事。另一方面,我还要做交代、做培训,告诉大家怎么做、怎么更加高效做。有这功夫,我可能自己都跑完了,核对好了。而且,因为机构和办公室的调整,需要走进各个房间、到部门里去跟大家交流核实确认。这件事还是我自己去干比较快捷高效,也避免给别人添麻烦。
请魏总把他手头设计的底图发给我,我拿着底图,开始一栋一栋、一层一层、一家一家、一间一间地跑起来,走进各家办公室跟同志们细细核准起来。核准一个,我就在图纸上立即修改,缺失和明确调整的,我也立即增加、记录和注明。
眼高手低,确实是这么回事。凡事说起来、想起来不难,但是做起来还是不容易的。从下午2点开始,直到3:30,一个半小时,我一刻不闲,把1号楼、2号楼总共10层大约100个房间的布局和名称以及归属部门科室搞得明明白白,记得清清楚楚。
核对完毕之后,我请魏总到我办公室,把我修改增加的地方一一说明。因为我害怕自己字迹潦草,于是再一次进行认真誊抄,之后交给他,请他们在张贴时再核对一次,以确保精准无误。
自己动手,努力把每一间办公室的门牌指引摸清核实查准,是后勤人的工匠精神。是番职人的名校气质,更是实实在在的三全育人。
也不知道职业教育研究院(发展规划办公室)院长(主任)明成博士是怎么知道的,很快他就发来信息表扬我并给我进一步核准信息:“文明:听说您亲自来核对门牌。请在1601同时加挂两块牌子:院校发展研究中心 战略规划研究中心。”
“好的!这事,可能总是会搞得不准。这回,我决定自己来试试,确保力争搞准。”我回复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