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明说】一遇风雨就停课难以培养出学生坚韧品质
(2023-12-13 18:36:48)一遇风雨就停课难以培养出学生坚韧品质
刘文明
某市气象台12月12日22时升级发布暴雪橙色预警信号。为保障师生的安全和健康,按照部署,市教委决定自12月13日(星期三)开始,采取学生临时居家学习措施,范围为全市所有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具体到校复课时间待全市统一部署后另行通知。(12月13日《首都教育网》)
暴雪橙色预警信号是一个专有气象名词,是指在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按照国家规定的暴雪橙色预警信号处置规范,教育部门要“提前落实防风、防雪、防冻安全措施,确保广大学生人身安全。”
学生安全是第一位的,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这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但是问题却在于,10毫米的雪,连鞋面都不能淹没到,基本上构不成安全隐患,或者说隐患概率极小。况且现在的中学及以下阶段的学生,上学、放学基本上都是由家长接送,更不会有多大的安全问题了。所以,即便是暴雪橙色预警的天气,其实对于孩子正常上学放学的影响并不大。
然而,从公开的各种新闻中,可以不断看到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门,习惯于过度紧张,常常会打着安全的旗号,喜欢用比较懒惰的一刀切停课法,来应对天气异常状况,比如雨下得稍微大一点停课,风刮得稍微大一点停课,雪落得稍微猛一点停课,雾起得稍微重一点也要停课。反正对于教育部门而言,停课就是最好的方案。虽然在操作规范上只是要求“做好防范措施,确保人身安全”,并没有提出学生必须停课的硬性要求,但是教育部门却照停不误。
实际上,对于动不动就停课的做法,学生家长是最不情愿、也是最无奈的。因为上级部门一纸通知,学生就不上学了。而学生家长却并没有被同时“配套”停工放假,而是照样需要去上班上岗。把停了课的孩子尤其是小学和幼儿园的孩子留在家里吧,没人看管,家长一百个不放心;带到办公室里去,就会影响到上班工作。
从职业精神的角度看,作为学生,按时准点走进学校上课读书就是天职。没有特别意外,尽可能克服困难去上学,更应该是一种值得赞赏的守护契约精神。“小嘛小二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懒啊,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这是笔者那一代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也激励着代代学生冒着风雨、不辞辛劳、勇敢坚定地奔向校园,以此涵养着学生不畏困苦的坚韧品质和顽强作风。
教育目标是立德树人,我们要立的德是大德上品,要树的人是可堪大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宝剑锋从磨砺出”。各界要形成一个共识,首先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坚定信念、坚强意志、坚韧品格、坚毅作风的人,而绝不是遇到一点点苦难就想办法、找理由退缩和躲避的“玻璃人”。育人是个系统工程,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课本上,更要落实在生活的大背景、日常的大环境里,落实在全方位、全员和全程中,利用一切机会和条件,在保安全的前提下,教会学生有血性、有一定的不服输和冒险精神,积极勇敢面对困境、善于克服困难,最终战胜困难。换句话说,坚定坚韧坚强坚毅不是说教得来的,是必要在实际生活中切身力行后感受体悟得到的。一万次的说教,也不抵一次亲身的坚定的体验。中学及以下各阶段,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孕育形成,此时孩子的成长更加需要磨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