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开来】好事多磨

好事多磨
刘文明
跟番安驾校合作是我们继教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努力拓展业务范围,从而为学校开源节流采取的又一具体举措。说起来,这件事还是要感谢汽车学院的良杰书记,是他为我们搭上了这条线。
那一次,碰巧和良杰书记在一起开会。会间闲聊时,他跟我说起,他们与番安集团草签了一个框架性的校企合作协议。框架协议之后,他们都在琢磨如何把协议落实,进一步开展实质性的校企合作项目。
只言片语中,我抓到了良杰书记提及的驾校培训事项这个小点,之后灵机一动。实际上,他说的驾校培训招生与专升本招生辅导,在逻辑上是一样的。我们继教学院负责的专升本招生和辅导目前已经与第三方合作,做了很多年,效果也不错,真正实现了学校、第三方、合作院校、学生四方共赢。
所以,一听说驾校招生之事,我立即大包承揽过来说,你们作为二级学院,可能这件事还真不好参与。但是从我们办专升本辅导的经验看,这事可以由我们继教学院牵头干,而且一定可以干成。
良杰书记听了我的话,很高兴,当天就把番安公司老总周凯的微信推给了我。我记得很清楚,那天是4月24日。也就在当天,我们两个互加了微信,并立即约定,4月25日就见面就此进行细节商谈。
经过大约三轮坦诚友好地商谈,我们达成了共识:第一,数量较多的学生有学车需求,这是我们合作的逻辑基础;第二,番安公司是国企,我们是国家事业单位,开展校企合作非常可靠;第三,因为之前他们公司没有与高校开展过合作,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所以,我们作为国家示范高职和双高院校,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愿意尝试“摸着石头过河”,形成一个合作范式;第四,第一次的合作期暂定一年,试干一年后,我们再来总结复盘,修改完善合作协议和内容。
我们的合同文本经过我们继教学院、番安驾校多轮协商修改后,又因为涉及进入账票据开具、场地使用等事项,报请学校计财处、后勤处分别把关。5月22日,我们把确定的合同报校办法务科审核。审核通过后,按照流程呈报学校校长办公会议,提交会议研究讨论。
在提交议题时,我很明确地写了如下几条核心内容:1.该项目的发起理由是:提高我校在校学生职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满足学生需求,切实为学生办实事,提高学校办学效益。2.番安驾校每在我校招收一名学员,支付给我校350元(不含税)的招生服务费,并承诺我校师生在本校报名可比市场挂牌价格优惠150元。3.预计每年招生800人左右,可为我校带来28万(不含税)的收入。4.350元每名学员的招生服务费,由我校自行承担税费。5.在校内为番安驾校提供办公场所。6.本合同履行期间,我校不再授权其他公司或机构在校内开展同类型业务的宣传推广。
在这期间,我也通过发朋友圈的方式,以学生建议我们与驾校合作、我想听听同学们的意见建议形式,进行过吹风式的宣传。结果正如我所料,同学们表示非常必要,很是期待。
我们的合作协议因为前期工作很扎实,论证很充分,几乎没有异议地获得了通过。我在汇报时,还特别明确地提出三个问题:1.按照我们双方的协商,提供的场地为校内开放式空间,不涉及因为场地的出租使用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初步想法是放在学生活动中心的一楼电梯架空层(专升本服务中心旁边);2.后续如有可能,我们可考虑在国培楼后靠山位置,清理出3500平方米的场地,硬化后租给驾校修建设训练场。租金是每月每平方米10元,大约每年可得租金42万元。3.如果合作效果好,接下来我们会以渐进的形式,考虑依次与学校团委、教务处协商,把考取驾照先纳入课外素质训练的学时学分、再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作为选修课的学时学分,以此激发更多的人来考取驾照,多一份就业砝码。
关于第一条,领导明确,我们想用的地方,已经被确定为学生党建活动室了,不能再占用,请另找其他合适地方。关于第二、三条,后续的训练场建设和学时学分设计,在合作开展一个周期结束后,再另行评估讨论。
冒着骄阳,我和番安驾校的黎校长,为此跑遍了学生活动中心的上上下下、角角落落。我们也初步列出了好几个地方,不过很快就被我们自己逐个否决了。最后,我们确定了在国培楼的一楼大厅、靠近继教学院的空地,作为我们开放式的阵地。我很明确,他们做的吧台、桌椅要时尚,要起到非常好的装饰作用,而且要可移动不固定。
按照这个思路,我请他们赶紧做了一个设计。我的想法是设计好之后,我拿着设计图再向领导报告。
他们的速度还算很快。不过,当我把设计图和我的想法先报告我们继教学院的主管领导刘佳环副校长时,他觉得不合适。我心有不甘,又把这个方案报告了学校林书记。当林书记明确表示也不合适时,我就知道,我们需要再找地方了。
就在我暑期外出学习回来的第二天,就立即约上黎校和她助手达丰,赶紧来校,我们再觅佳境。一圈转下来之后,我们都觉得新图书馆一楼大厅一处位置不错。这里在进门的正对面,较为醒目显眼。原来这里是后门的入口通道,但因为考虑进门需要刷脸的原因,便被锁着不用。
这几扇宽大的玻璃大门一锁,刚好形成了一个不错的相对密闭空间,里面有灯、有电源插座、有中央空调,作为番安驾校的办公位置,我们都觉得可行。我还是这个想法,他们拿出设计图,我再去找图书馆商量并向校领导报告。
他们的设计图,我是喜欢的。与图书馆的整个设计浑然一体,且桌椅、吧台都很时尚,而且还在墙上设计了一个微型书架。
7月21日,当我拿到设计图时,立即转给了刘校和图书馆的两位领导,并把我们的考虑原因做了详细汇报。没有等到刘校回信,图书馆的郭馆长和凌馆长都不约而同地反馈,他们认为驾校招生与图书馆的文化和阅读功能不搭,放在这里不合适。我再三解释,想请他们给予支持,或者让我们先试试。他们还是坚持认为不妥并表示非常抱歉。
我非常能理解图书馆的两位领导,我也只能尊重他们的想法。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又怀着歉意跟黎校报告,并安慰她说,没事,让我们再继续想办法,一定可以找到地方。
踏破铁血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昨天是7月21日,我在学校加班。下午,突然在我办公室的对面,我发现了一个还算不错的地方。这里处在我们继教学院门牌里面,属于我们的办公区走廊通道。这里位置不小,摆一些桌椅,做一些宣传阵地,应该没有问题。
我拍了照片发给黎校,并请她抓紧来现场看看。因为是开放式场地,她随时来随时看。如果没有问题,就请抓紧设计。我很乐观地告诉他,这个场地,是我们继教学院的自留地范围,这个地方,领导会同意的。“曙光在前了。”我说。
后来的7月24日,番安的周总亲自来校落实场地。那天我在接待湖南水利水电职院的培训班成员,没能陪他。他们找了一圈最后,还是认为放在学生活动中心的专升本旁边位置比较好。他们同时也明确,不需要在专升本办公室摆放办公用品,更不要在那里办公,就是挂一个牌子,让学生知道有这个阵地,而且是学校官办性质。
一方面,我把这个想法向刘校征求意见。刘校觉得可行。另一方面,从增强引流的角度,我把这个想法跟专升本的大友校长进行了通报,并请他支持。大友很爽快,答应可以尝试。
真是好事多磨。事情到此,场地有了,台子搭了,接下来,我们就该一起努力,强化宣传推广,把这台校企合作、服务学生的大戏逐步唱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