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理明说】考试靠上香一定香不了

(2023-06-01 19:39:44)

考试靠上香一定香不了

刘文明

高考开考前,某中学学生围绕一个车牌尾号为985的小轿车,虔诚地又摸又转又拜。而在不久前,在长沙某校一个家长群里,一则群公告引发网友热议。公告称大考将至,由某老师带队,家委会成员派代表参与,费用由班费支出,去南岳给孩子上香祈福,再请大师给孩子们考试文具开光。公告还特别提及,这是班级办的一个仪式感活动,也是对孩子们的一种祝福……经调查,这纯粹是学生家长的个人倡议行为,学校老师均不知情,此事并没有成行。(67日《搜狐网》)

“摸985车牌的新闻,很多人就当个好玩,没有在意。而“南岳祈福上香”新闻引发了热议。好在这条新闻曝光及时,学校和老师迅速获悉,并及时介入干预,导致结队去南岳上高香求开光之事最后没有成行;也好在对于这个策划,老师和学校均并不知情,更不是由学校某位老师亲自带队前往,仅仅属于某位好事家长一厢情愿的个人建议而已。这个结果说明,在是非面前,学校和老师看得很准,且态度坚决,靠谱值得信任。

事实上,这个考前上香的消息绝非空穴来风。在一些宗教寺庙场所或者道场,除了提供常见的求子求药服务以外,还真的就有求分高香和考前文具开光服务。到了重要的考试节点,尤其是中考、高考时节,业务量还不少。一般而言,因为学习任务、工作和生活压力都比较大,学生本人和学生父母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直接琢磨这事。倒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一辈家长,一方面因为有时间、有经济能力,另一方面因为隔代亲、隔代关心情结,助孙一臂之力心切,一旦有人引导,就容易蠢蠢欲动,成为主力消费群体。

诚然,也许在个别家长看来,这仅是一种类似心理安慰的仪式感,或者也不排除个盲目跟风随大流的可能。不过,这种荒诞的仪式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与学生和教育应该具备的科学精神格格不入。真正的仪式感要体现正面价值导向,守正赋能、科学健康,起到传递正能量、感召众多人的目的。具体到学生考前的仪式感,应该用积极健康驱逐荒诞不经,比如开展诚信考试宣誓签名活动、古今中外的赶考励志故事演讲报告,甚至还可以像几十年前那样,用“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宣讲,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考试。

作为学校教师,笔者还注意到校园里另外一种现象,每到期末考或者外语四、六级考试,有学生喜欢用“逢考必过符”发在朋友圈,以此给自己减压、助威、祝福。当然,这可能只是学生间的一种调笑和好玩。不论是学生玩“逢考必过符”,还是家长花钱上香开光文具,其行为的背后,往往都能折射出某种不良的心态。

教育无处不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一所大学校。在家校共同育人的理念下,家校和社会都要从三全育人的高度,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出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高度,怀着崇高和敬畏之心,认真对待教育问题,反思自己的涉及教育行为。家校和社会要用高尚、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教育学生看世界、过人生、找办法。我们要清晰传递给孩子的, 只能是“凡事要靠自己持之以恒”“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好成绩是勤学苦练出来的”,而不是“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更不是“平时不认真努力,临时靠上香开光”,从而让孩子彻悟:考试靠上香一定香不了,文具靠“大师”开光好用不到哪里“逢考必过符”实在不能保过,985车牌未必就能上985高校,从而把孩子引导到正确的价值认知轨道上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