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职故事】好好学习,奋发强国

好好学习,奋发强国
刘文明
昨天(4月2日)是周日。一大早的7:34,我的同事熊雅君老师在我们继续教育学院的工作群里,自我批评一般地报告:“拖大家后腿了,我昨天忘记做学习强国了!”
“学习强国”平台资源多,内容好,足可以满足互联网时代学习需求多样化个性化智能化便捷化。学校对这项工作一直很重视,长期对各单位“学习强国”学习情况,以周为单位进行排名通报。
通报就是督促,也是压力和动力。我到继续教育学院工作以后,能够按照学校要求,很重视利用这个平台,开展员工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大家每天尽可能满分完成学习任务。为了起好带头作用,我每天坚持自己完成后,截图发在工作大群上,同时写一句“学习强国提醒来啦!请各位圆满完成哦!”,算是睡前做一次查漏补缺性的提示。虽然我知道,同志们差不多应该都已经做完了。不过提醒一句也无坏处,没做完的抓紧,做完的加勉。
集体的荣誉感,在我们继教学院同志身上,表现明显。大家也确实非常优秀,都能密切配合,不舍努力,因此,我们的学习强国排名得以长期保持前二,并与图书馆形成二龙争霸、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这个竞争,确实比较激烈,常常的情况是,第一名仅能以零点零几分的优势胜出。也正是因此,我们提出的口号是,分分必争,力争上游。
熊雅君老师的自我批评,让我一怔。不提醒,还真不行。“看来,我们还是要坚持提醒。”我在群里说。
但是,也有同志们向我提出来,提醒谈话是不是有点太严了。想到这里,我就琢磨,能不能用这种方式,强化学习强国。比如,某位同志某天忘了多少分,就由其自觉自愿地在群里发这个数字的个吉利红包,一方面是热闹热闹,一方面是强化提醒。以我自己为例,如果我某天只得了39分(以常规可得42分计算),那我就自觉自愿地在大群里发3元的微信红包。
兼听则明。任何想法,不能有个人拍脑袋,都要听听大家的意见。所以,我把这个初步的想法放进了大群,以“征求意见为题”,问问同志们觉得如何。
我这话刚说完,熊雅君老师就回应说:“可以!可以!”并立即在群里发了一个微信红包。
“个人觉得党务工作方面,采取这个措施加以强化约束,似乎不是太好。建议采取结对子一对一、人盯人的互助办法。这样,‘双人对战’那里也可一并解决。以上是个人的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培训部负责人杨学成老师留言说,“我可以结对俏旻老师,我俩坐对面,联系互助比较近,提醒方便。”
不得不说,学成老师的意见十分中肯、周全。他的建议,也十分具有建设性和可行性。
“学成说得有道理,采纳学成老师意见。就这么干,我们自愿结对互助。”我一说完,雅君老师就在群里说:“我找朱小雪老师结对!”
“那我也结对,就找丁院长!”丁院长和我一个办公室,所以,看着大家立即行动起来,找人结对,我也凑热闹一般地说。
“以后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个党员互助模式,探索培育出更多更大的继教学院党建工作成果。”学成老师继续留言说。很显然,他已经跳出学习强国本身,来谈我们的工作了。
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工作思路,今后,我们在培训业务、学历教育业务方面,在各位老师的工作中,都可以通过互助协作的模式,高效开展工作,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明年书记党建述职,重点就讲这个工作亮点!”我在群里说。
今天是周一,也是党委宣传部例行公布上周学习强国分数的日子。一看结果,图书馆以日均得分42.73分位居第一,我们以42.12屈居第二。我特别注意到,就是因为4月1日那天雅君老师的失误,导致我们的得分是35.71,而人家的得分是41.80,总体得分因此被图书馆稳稳地、毫无悬念地甩在了后头。我便痛定思痛,截了一张图,写了一句“一次忘记,微弱差距。屈居老二,今天来袭。”发在我们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