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调摄精神,养生之道

(2014-07-23 09:06:48)
标签:

健康

体质养生

分类: 中医养生

中医强调“形神合一”,重视精神情志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预后等方面所起的作用。精神情志活动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有密切的关系。突然、强烈的精神刺激,或反复、持续的精神刺激,可使人体气机逆乱,容易导致气血阴阳的失调而发病。

中医有“百病皆生于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的说法,情志刺激可致正气内虚,招致外邪致病;在疾病过程中,情志波动又能使疾病恶化。

现代医学证实心身失调常源于负性情绪的刺激,如长期的高度紧张、心理压力、抑郁、低沉、悲哀等的持续作用。心理刺激导致的心理改变主要是情绪异常,首先产生焦虑、愤怒、抑郁等,之后出现交感神经、植物神经、内分泌、免疫等一系列变化。而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则人体气机调畅,气血和平,对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生气通天论》也指出:“清静则内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即指思想上安定清净,使真气和顺,精神内守,无从得病。所以,调摄精神,可以增强正气抗邪能力,预防疾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夏季养生之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