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 |
分类: 游记 |
每到一座城市,在街上悠闲自在的逛逛,是我俩的爱好!
(整理2015年10月旅游照片)
图1、公园小景
图2、公园小景
图3、公园小景
图4、公园小景
图5、中卫古城墙
图6、鼓楼北街
图7、鼓楼北街
图8、鼓楼东街
图9、中卫鼓楼
中卫鼓楼位居城市正中,清初名曰文昌阁, 高23 米,通高30 米,重楼3 层,是一座四方台基拱洞型的楼阁建筑,楼型为四面八方一体式,楼之西南角有一小门可通达楼基上部。 中卫鼓楼特点 鼓楼底基呈长方形,南北长为22.4 米,东西宽为16.65 米。基座正中为“十”字形门洞,分别通四面街道。 门洞高3.75 米,中心为穹窿顶,正中有八卦藻井,入卦图周围悬木雕八仙像,4 个角嵌有石雕龙首, 昂然相对。基座四面门楼上有匾额,是按方位反映中卫地理形胜的,其东曰“锁扼青铜”;南曰“对峙香岩”;西曰“爽挹沙山”;北匾原为“控制边夷”(1984年维修时改为“控制边陲”)。是中卫的一座标志性建筑。
图10、鼓楼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七月十四日庙会时不慎失火焚毁,仅存基址;道光十一年(1831年),知县艾椿年率典史沈垣与当地士绅一道捐资重建,翌年建成;1955年,拨款对鼓楼包砖修整;1984年被列为县级重点丈物保护单位。
图11、鼓楼东门“锁扼青铜”
图12、鼓楼东门“锁扼青铜”
图13、鼓楼南门“对峙香岩”
图14、鼓楼西门“爽挹沙山”
图15、鼓楼西门“爽挹沙山”
图16、鼓楼北门“控制边陲”
图17、鼓楼北门“控制边陲”
图18、鼓楼夜景
图19、鼓楼夜景
图20、鼓楼夜景
图21、穿民族服装的小女孩儿
图22、
图23、
图24、
图25、
拍于201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