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 |
分类: 游记 |
贺兰口是明长城宁夏镇关隘,位于宁夏贺兰县境内。因贺兰山险不可逾,所以贺兰口仅关口处建有城墙,并建有若干烽火台,与平川地带守军相呼应。贺兰口沟谷两侧的山崖上,今仍保存着明朝摩崖刻记两方。沟谷北壁石刻为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钦差大臣巡视贺兰山边防题记,南壁为万历三十七年(1609)重修贺兰口时官兵所刻。
贺兰口距银川城50余公里,位于贺兰山中段的贺兰县金山乡境内,山势高峻,海拔1448米,俗称“豁了口”。山口景色幽雅,奇峰叠障,潺潺泉水从沟内流出。
贺兰口的由来:北处往里看,山口南北两侧凸凹相吻,似为地质变动裂开一道山谷,有传说讲:巨人开山取水,以润万物,天地感之,将大山豁开一道口子,称为“豁了口”,后人依谐音“贺兰口”。前行二百米可看到巨人开山取水时留下的“大脚印”。这里也流传着共工怒撞不周山,山崩地裂的故事。

图1、

图2、

图3、远处的山顶有常年不化的积雪

图4、

图5、

图6、明长城——贺兰口1号烽火台,明长城——贺兰口2号烽火台保护碑。其两处于2013年5月3日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7、红框内,应是一处人工建筑,不知是否烽火台?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山顶上有一处人工建筑

图14、此处应为一座烽火台

图15、岩壁上的明嘉靖十七年题刻

图16、明嘉靖十七年题刻:题记刻于明代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记载朝廷委派钦差大臣宁夏巡抚修筑贺兰口关隘和驻军的情况。

图17、岩壁上的明嘉靖十七年题刻

图18、

图19、

图20、

图21、

图22、

图23、

图24、

图25、

图26、

图27、

图28、一个小瀑布

图29、岩石上刻有“水関”,落款为:万历二十七年五月重修。

图30、

图31、

图32、

图33、

图34、

图35、

图36、

图37、

图38、

图39、

图40、岩壁上的明万历三十七年题刻

图41、明万历三十七年题刻:这篇题记刻于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记载明代宁夏镇城(今银川市城区)将军潘国振、洪广营游记将军文应奎重修贺兰口关墙之事。

图42、“古今对话”

图43、

图44、

图45、上边像一只爬向山顶的龟,不知是不是传说中的“神龟”?

图46、

图47、

图48、

图49、晶莹剔透的忍冬果,像一个个红玛瑙。

图50、
拍于2015年10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