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 |
分类: 历史与文化 |
广州湾维多尔天主教堂旧址位于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绿荫路85号。"维多尔天主教堂"又名‘霞山天主教堂“。1899年,法国强行“租借”广州湾(现湛江市),之后,天主教随之而入,1900年法籍神父在湛江主持教务期间,提出兴建教堂,1903年由教会筹资建成。教堂建在广州湾法国租借地内,属罗马教廷领导,1925年归北海教堂管辖。
文革期间,教堂遭到了严重破坏,文革后收回教堂进行修葺,于1984年12月20日举行复堂典礼。1990年天主教湛江教地区经批准正式成立,教堂作为主教座堂,成为湛江天主教的传教中心。
维多尔天主教堂现属于湛江天主教教会管理,沿用它本有的作用,为天主教教徒提供场所,大厅能容纳千人。
1991年,维多尔天主教堂被列为湛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1、广州湾时期明信片上的‘’广州湾维多尔天主教堂‘’。
图2、广州湾维多尔天主教堂老照片。
图3、位于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绿荫路85号的广州湾维多尔天主教堂旧址。
图4、维多尔天主教堂砖石钢筋混凝土结构,双尖石塔,巍峨高耸,庄严肃穆,四周花木环绕,是湛江唯一的哥特式教堂,也是全国重点教堂之一。
图5、该天主教堂哥特式建筑,坐西向东,砖石钢筋湎土混合结构,墙面仿石,酷似石室教堂。1900年奠基,1903年竣工,建筑面积985平方米,是一座双尖塔式建筑物,前面有空地61平方米,有方柱铁枝作围栏。
图6、教堂正门的大门上面和四周拱璧分布的花岗棂,都是合掌式,门窗均为以颜色较深的红、黄、蓝、绿等色的七彩玻璃镶嵌,光彩夺目。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图16、教堂侧面和后面是园圃,建筑正面是一对巍峨高耸双尖石塔,高指云霄。
图17、
图18、
图19、
图20、
图21、
图22、教堂内部一景,教堂内是尖形肋骨交叉的拱形穹隆。
(此照片来源于网络)
图23、教堂内部一景(此照片来源于网络)
图24、
图25、
广州湾由来
1897年,法国军舰白瓦特号(Bayard)为避台风闯入“广州湾”(清朝广东高州府吴川县南三都田头汛以南的一个村坊及其附近的港汊海面区域)。为这一深水良港而动心,献书法国政府租借“广州湾”,揭开了广州湾殖民地历史的序幕。
1898年3月,在中日甲午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瓜分中国的割地狂潮中,法国以“趸煤”为借口,要求清政府允租吴川县属的海湾小村坊“广州湾”(今南三岛内)。
同年4月,法国侵略者强占海头汛(今霞山区),向内地拓地,遭到本地人民长达1年多的抗击。这就是有名的广州湾人民抗法斗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的组成部分。
1899年11月16日,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广州湾租界条约》,把这片土地租借给法国,租期99年。
图26、广州湾租借地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与法国临时政府签订了《中法交收广州湾专约》,收回广州湾,设置湛江市,结束了法国在广州湾长达46年的统治。
拍于2019年2月